飞在白云端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飞在白云端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飞在白云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全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山寺之高,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原诗内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部分版本末句为“飞在白云端”,可能是流传过程中的异文或改编,但主流文献均以“恐惊天上人”为准。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1. “危楼高百尺”:以“百尺”极言楼高,突出山寺的巍峨险峻
2. “手可摘星辰”:通过夸张想象,表现人与天近的奇幻感。
3. “恐惊天上人”(或“飞在白云端”):进一步强化“高”的意境,将现实与神话结合,体现李白诗歌的飘逸风格。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流传与误用

1. 教材与文献差异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恐惊天上人”版本。
– 部分地方教材或儿歌改编为“飞在白云端”,导致公众混淆。
2. 文化衍生作品
– 动画片《中国古诗词动漫》中,曾将两句合并为“手可摘星辰,飞在白云端”,属于艺术再创作。

四、如何辨别正确版本?

1. 权威文献参考
– 《全唐诗》收录为“恐惊天上人”。
– 中华书局《李白诗集注》亦无“飞在白云端”记载。
2. 学术共识
“飞在白云端”更可能是民间流传的变体,而非原作。

五、总结

李白的《夜宿山寺》以奇绝的想象力成为经典,“恐惊天上人”是权威版本,而“飞在白云端”可作为了解诗歌流传变异的案例。建议读者在引用时优先选择原始文本。

重点提示:学习古诗词时,需注意版本差异,并参考权威出版物核实内容。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有哪些伤感的诗?诗词中的哀愁美学

    诗词中的哀愁美学:那些令人心碎的伤感诗篇 一、哀愁美学的文化根源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伤感情绪,往往与文人墨客的身世之悲、家国之痛、离别之苦紧密相连。这种哀愁美学并非单纯的消极情绪,而是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升华为一种深刻的审美体验。例如:– 《离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个人命运映射时代悲剧。&#821…

    2025年4月13日
    740
  • 李白半夜的诗有哪些?《夜宿山寺》如何写尽月夜奇想?

    李白半夜的诗有哪些?《夜宿山寺》如何写尽月夜奇想? 一、李白笔下的夜半诗境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李白的诗作中常见月夜意象,尤其擅长通过深夜场景抒发超凡脱俗的想象。以下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夜半诗作: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朴素语言构建深夜孤独感,成为千古绝唱。 2.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2025年5月8日
    880
  • 请缨诗句知多少?感受古人的豪情壮志

    “请缨”这一词汇,源自古代,充满了豪情壮志的气息!它原指请求交给长缨,去缚住敌人,后多指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在古诗中,“请缨”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怀。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领略几首经典的“请缨”诗句,感受那跨越千年的豪情壮志吧!🔥💪 1. 《望蓟门》·祖咏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感受:祖咏在这首诗中,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自己虽非文…

    2024年10月24日
    5190
  • 路遥知马力是哪首诗?

    路遥知马力是哪首诗? “路遥知马力”的出处 “路遥知马力”并非出自某一首古诗,而是源自中国古代的谚语,最早可追溯到元代戏曲作品。完整表述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时间能检验一切”,强调通过长期观察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文学与历史中的实际案例 1. 元代戏曲《争报恩》 元代无名氏的杂剧《争报恩》第一折中首次出现完整谚语: > “路遥知马力,日…

    2025年7月1日
    440
  • 描写月亮诗有哪些?古诗中的婵娟之美全收录

    描写月亮诗有哪些?古诗中的婵娟之美全收录 一、月亮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寄托思念、孤寂、高洁、永恒等情感。– 思念: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孤寂:如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高洁: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

    2025年4月15日
    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