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是哪首诗?

锄禾日当午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锄禾日当午”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悯农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粮食的珍惜和对劳动者的同情,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二、诗歌背景与主题

1. 创作背景
– 李绅生活于中唐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农民负担沉重。
– 诗人通过观察田间劳作,写下《悯农二首》,反映底层人民的苦难。

2. 核心主题
批判社会不公:揭露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
倡导节俭:强调粮食来之不易,警示世人珍惜资源。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悯农》常被选为德育素材。例如:
教学实践: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锄禾”动作,体会农民辛苦,培养节约意识。
效果反馈:学生课后剩饭率显著降低(某小学调查数据显示减少40%)。

案例2:社会宣传的引用

2020年,中国农业农村部发起“光盘行动”,将“粒粒皆辛苦”作为宣传标语,呼吁公众减少餐饮浪费。

四、延伸知识

1. 《悯农二首》其一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此诗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剥削本质。

2. 李绅的生平争议
– 尽管李绅写下同情农民的诗,但其晚年官至宰相,生活奢靡,存在“言行不一”的争议。

五、总结

“锄禾日当午”作为流传千年的名句,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符号,在教育和公益领域持续发挥作用。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

  •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洞庭湖诗句: 刘禹锡《望洞庭》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宁静美景,将湖光秋月融为一体,潭面平静如镜,远望洞庭山水翠色欲滴,宛如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

    2024年11月27日
    3770
  • 古人描写秦岭俊美的古诗都有哪些佳作?

    秦岭作为中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山脉,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古代诗人前来吟咏。以下是一些古人描写秦岭俊美的古诗佳作: 唐代 《望终南山》 – 唐·李世民 诗句:“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简析:此诗描绘了终南山的雄伟壮观,山峰连绵,俯瞰渭水,碧嶂插天,山间日…

    2024年12月14日
    2250
  • 辽代古诗有哪些诗?草原帝国的文学遗珠

    辽代古诗有哪些诗?草原帝国的文学遗珠 一、辽代诗歌的历史背景 辽代(907-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其文学创作虽不如唐宋繁荣,但作为草原帝国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仍留下了独特的文学遗产。由于契丹文字失传且辽代文献散佚严重,现存诗歌多收录于《全辽文》《辽诗话》等后世辑录文献中,以汉文创作为主,主题涵盖宫廷生活、边塞风光和民族情感。 二、辽代诗…

    2025年5月15日
    1160
  • 有哪些描写雁门关的诗?边塞诗中的金戈铁马记忆

    边塞诗中的金戈铁马记忆:雁门关的文学镜像 一、雁门关:边塞诗的地理坐标 雁门关作为中国古代“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交锋的战略要冲。其险峻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频繁战事,使其成为边塞诗的核心意象,承载着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悲怆。 二、经典诗作中的雁门书写 1. 李贺《雁门太守行…

    2025年5月8日
    1520
  • 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代表作品?

    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品探析 ## 概述 山水田园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以描绘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为核心主题。该流派继承陶渊明、谢灵运的文学传统,在盛唐时期达到艺术巅峰,形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创作群体。这类诗歌通过对山水意象的提炼与田园生活的美化,构建出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同时折射出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哲学思考。 ## 核心诗人与代表作 ### 王维:…

    2025年10月25日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