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整首诗?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全诗解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出处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青年时期自述求学经历的名篇。全诗通过对比自身才华与现实的困顿,表达了对伯乐(韦济)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全诗原文

(节选关键段落,含名句上下文)
>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 ……

诗句的深层含义

1. “破万卷”的象征意义
– “破”既指数量(读透万卷书),更强调对经典的深度理解。杜甫自幼熟读《诗经》《楚辞》,其诗作中大量化用典故(如《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源自《楚辞》)。
2. “如有神”的创作境界
– 指通过积累达到的自然流露状态。例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交融毫无斧凿痕迹。

实际案例:古今文人的印证

1. 古代案例: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 苏轼曾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与杜甫理念一脉相承。他读《汉书》时分多次专注不同主题(治道、人物等),最终融会贯通。

2. 现代案例:莫言的乡土文学创作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提到,幼年熟读《聊斋志异》等传统小说,为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奠定基础。如《生死疲劳》中轮回叙事的结构,可见古典文学的影响。

对当代学习的启示

1. 量变到质变1万小时定律(格拉德威尔)与”破万卷”异曲同工,强调持续积累。
2. 批判性阅读:杜甫的”破”更强调思考,而非机械背诵。如钱钟书《管锥编》以跨文化对比解读经典。

> 结语:杜甫此句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真谛,更揭示了知识内化的普遍规律。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深度阅读的实践意义愈发凸显。

(注:全文标红部分为核心论点及关键论据)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端午节的诗有哪首?

    端午节的诗有哪首?——经典诗词赏析与解读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重要题材。以下将为您介绍几首经典的端午节诗词,并附上详细解析和重点内容标红。 一、最著名的端午节诗:《端午》唐·文秀 重点内容:“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全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这首…

    2025年6月26日
    770
  • 关于扬万里的古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关于杨万里的古诗,有许多经典之作。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充满幽默情趣,被誉为“诚斋体”。以下是一些杨万里经典的古诗作品: 一、描绘自然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景,莲叶与…

    2024年10月4日
    2540
  • 商丘古韵寻踪:周边哪些诗庙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

    商丘古韵寻踪:周边哪些诗庙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 一、商丘: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商丘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豫东门户”之称。这里不仅是商文化的起源地,更拥有众多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的诗庙古迹。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文学、艺术、民俗的集合体,见证了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商丘周边诗庙巡礼 1. 应天书院:千年学府,文脉绵长 …

    2025年6月6日
    750
  • 清瑟怨遥夜,何以形容深夜的哀愁?

    “清瑟怨遥夜”这句诗,以清瑟之音喻深夜之哀愁,形象而深邃。若要进一步形容深夜的哀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描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表述: 寂静中的沉郁: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或远处的犬吠,更衬得四周一片沉郁。这寂静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哀愁,如同沉重的雾霭,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月光下的凄凉: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却照不亮心中的阴霾。那清冷的月光,如同深夜…

    2025年1月7日
    1590
  • 梦见恐怖的场景和事情,是心理压力还是现实预警?

    梦见恐怖的场景和事情,是心理压力还是现实预警? 引言 梦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神秘体现,尤其是恐怖的梦境常常让人醒来后心有余悸。许多人会疑惑:这些梦境究竟是心理压力的表现,还是某种现实的预警?本文将从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实际案例出发,探讨这一现象。 — 1. 恐怖梦境的心理学解释 1.1 心理压力的投射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

    2025年5月20日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