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间照出自哪首诗?

明月松间照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明月松间照”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该诗创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生动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间的清新景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诗句全文: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组合
“明月松间照”:以月光穿透松林的视觉画面,营造空灵静谧的意境。
“清泉石上流”(对仗下句):动静结合,增强画面层次感。

2. 王维的禅意美学
诗句通过自然景物的白描,传递出“物我两忘”的禅宗思想,典型体现了王维“诗佛”风格。

三、实际案例:跨文化传播中的引用

1. 文学研究
哈佛大学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在《盛唐诗》中分析此诗,认为“松间月光”的意象是中国自然观的诗化表达。

2. 现代应用
品牌命名:某高端茶叶品牌以“松间照”为系列名,强调产品“自然纯净”特质。
影视作品:纪录片《园林》引用此句,配合镜头展现古典园林的月光意境。

四、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与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体会不同诗人对光影的捕捉。
– 艺术关联: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山水以形媚道”理论与本诗的审美共通性。

重点总结
“明月松间照”不仅是王维诗歌的经典意象,更成为中国文化中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符号,其影响力持续渗透至当代生活与艺术领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从李清照的如梦令联想到哪些诗句

    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与之相关的诗句和意境,这些诗句往往与词中的情感、景象或主题相呼应。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联想: 一、直接相关的诗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经典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描绘了词人昨夜饮酒过量,次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的情景,同时暗示了惜花之情。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几…

    2024年9月15日
    2460
  • 宋词中的“城市书写”与唐代有何不同?

    宋词中的“城市书写”与唐代诗歌比较研究 一、引言:城市书写的文学传统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城市书写源远流长,至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宋代词体与唐代诗歌因文体特性、时代背景与创作环境的差异,在城市书写上呈现出鲜明对比。唐代诗歌中的长安气象与宋代词作中的汴京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双璧。 二、创作视角的转变 2.1 唐代的宏大叙事 唐代诗歌的城市书写多采用外部…

    2025年11月2日
    190
  • 唐诗与日本和歌、俳句在审美上有何异同?

    唐诗与日本和歌、俳句的审美异同探析 # 引言 唐诗与日本和歌、俳句作为东亚古典诗歌的瑰宝,共同体现了东方美学中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捕捉,但因文化土壤与哲学基础的差异,二者在审美表达上形成了独特风貌。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从意境构造、语言形式及哲学内涵等维度展开比较分析。 # 一、审美共性:自然观照与情感投射 1. 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 – 唐诗案例:王…

    2025年11月9日
    160
  • 琵琶行是哪首诗?

    《琵琶行》是哪首诗? 1. 《琵琶行》的基本信息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名为《琵琶行并序》,收录于《白氏长庆集》。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的代表作之一,与《长恨歌》并称为其“叙事双璧”。 2. 《琵琶行》的创作背景 – 贬官经历: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心境抑郁。…

    2025年6月28日
    760
  • 古人清明诗有哪些?寒食祭祖的诗意表达

    古人清明诗有哪些?寒食祭祖的诗意表达 一、清明诗的传统与意义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题材。古人通过诗歌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自然时序变化的细腻观察。清明诗不仅承载着祭祖追远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古人对生死哲学的思考。 — 二、经典清明诗赏析 1. 杜牧《清明》 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

    2025年5月15日
    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