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哪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歌背景与解析

1.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杨万里时任杭州官职,送别友人林子方时触景生情所作。
净慈寺是杭州西湖畔著名古刹,诗中描绘的是夏日清晨的西湖荷景。

2.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首句强调“六月中”的独特性,突出西湖夏景的与众不同。
色彩描写:后两句以“无穷碧”和“别样红”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展现荷花的绚烂生机。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旅游宣传
– 杭州市在西湖夏季旅游推广中多次引用此诗,如2023年“西湖荷花节”的宣传标语直接采用“接天莲叶无穷碧”,吸引游客感受诗中意境。
效果:活动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25%,印证了经典诗句的文化号召力。

2. 教育解读
–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此诗作为“古诗中的写景技巧”范例,教师常引导学生分析其炼字手法(如“毕竟”“别样”的强调作用)。

延伸思考

– 杨万里的“诚斋体”以自然活泼著称,此诗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南宋田园诗的典型风格。
– 对比其他西湖诗(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可发现杨万里更侧重瞬间景物的动态捕捉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歌格律或杨万里创作年表,可提供补充资料。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戴贞的诗有哪些存世作品?清代女诗人的创作与生平考

    戴贞的诗有哪些存世作品?清代女诗人的创作与生平考 一、戴贞的存世作品考据 戴贞(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其诗作散见于清代各类诗选及地方志中。目前可考的存世作品主要包括: 1. 《绣余草》(部分辑录):戴贞的个人诗集,现存残卷,收录于《清代闺秀诗钞》中,含诗作约20首。2. 《国朝闺秀正始集》收录作品:清代女诗人恽珠编选的女性诗集,收录戴贞《秋夜》《咏梅》等…

    2025年5月8日
    960
  • 诗中带咸的诗句,有哪些独特之处?

    诗中带“咸”的诗句,其独特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咸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食物味道的象征:在古代诗歌中,“咸”字常常被用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如“咸鸭蛋”、“咸鱼”等。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人对食物细腻的描绘和品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象征意义:除了直接形容食物的味道外,“咸”字在诗句中还可能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它可以代表生活的艰辛、平凡或…

    2024年10月4日
    2940
  • 千山鸟飞绝是哪首诗啊?

    千山鸟飞绝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千山鸟飞绝”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这首诗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孤寂的寒江独钓图,展现了诗人被贬永州后的孤高心境。 原诗全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 意象分析: – “千山鸟…

    2025年7月1日
    1030
  • 互联网时代,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发生了哪些巨大变革?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互联网时代宋词传播与接受方式变革的专业文章。 互联网时代宋词的传播与接受: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 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传播与接受方式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歌楼酒肆“浅斟低唱”,到印刷术普及后的文人案头细读,再到现代教育体系下的课堂讲授,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都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进入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社交媒体和移…

    2025年11月5日
    250
  • 杜甫的代表作是哪一首诗?

    杜甫的代表作是哪一首诗?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在杜甫的众多诗作中,《登高》被广泛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甚至被称为“七律之冠”。 《登高》的艺术成就与地位 《登高》是杜甫晚年(约767年)所作,全诗如下: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2025年6月28日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