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歌背景与解析

1.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杨万里时任杭州官职,送别友人林子方时触景生情所作。
净慈寺是杭州西湖畔著名古刹,诗中描绘的是夏日清晨的西湖荷景。

2.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首句强调“六月中”的独特性,突出西湖夏景的与众不同。
色彩描写:后两句以“无穷碧”和“别样红”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展现荷花的绚烂生机。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旅游宣传
– 杭州市在西湖夏季旅游推广中多次引用此诗,如2023年“西湖荷花节”的宣传标语直接采用“接天莲叶无穷碧”,吸引游客感受诗中意境。
效果:活动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25%,印证了经典诗句的文化号召力。

2. 教育解读
–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此诗作为“古诗中的写景技巧”范例,教师常引导学生分析其炼字手法(如“毕竟”“别样”的强调作用)。

延伸思考

– 杨万里的“诚斋体”以自然活泼著称,此诗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南宋田园诗的典型风格。
– 对比其他西湖诗(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可发现杨万里更侧重瞬间景物的动态捕捉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歌格律或杨万里创作年表,可提供补充资料。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李清照写过哪首诗?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作品 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闺阁生活与自然景物,后期则充满家国情怀与身世飘零之感。 代表诗作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是李清照后期最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创作于国破家亡的背景下:“…

    2025年6月26日
    460
  • 杜甫的《五十韵》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然而,关于“杜甫的《五十韵》”这一具体作品,存在一些混淆和误解。实际上,杜甫并没有直接以“五十韵”命名的单一作品,但他确实创作了许多长篇的五言排律,这些作品往往篇幅较长,韵脚丰富,有些甚至达到了五十韵或更多。以下是一些可能被称为“五十韵”或类似长度的杜甫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2024年11月29日
    1960
  • 伯夷的故事,有何历史意义?

    伯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忠诚与道德的典范 伯夷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他因拒绝接受周朝的统治,选择隐居于首阳山,以清贫自守,最终饿死在山中,体现了对先王的忠诚和对自身理想的坚守。他的事迹被后世视为忠臣的典范,激励了无数文人墨客对忠诚与道德的崇尚。在《论语》中,孔子曾赞美伯夷的节操,称其为“君子”。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025年1月7日
    1920
  • 陶渊明有哪些明星写过诗?历代诗人对陶渊明的致敬

    历代诗人对陶渊明的致敬:从李白到苏轼的文学传承 陶渊明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陶渊明(约365—427年)作为东晋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逸精神与质朴自然的诗风,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他的作品如《归园田居》《饮酒》等,成为历代诗人致敬的经典范本。 唐代诗人对陶渊明的致敬 李白:豪放中的隐逸情怀 李白在《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中直接引用陶渊明典故:“陶令…

    2025年5月31日
    560
  • 南朝乐府的作品有哪些诗?在民歌中感受南朝风韵

    南朝乐府的作品有哪些诗?在民歌中感受南朝风韵 南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丰富的民间色彩著称。南朝乐府诗主要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两大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情感。以下将从作品分类、代表诗作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南朝乐府的主要分类 1. 吴声歌:流行于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多描写男女爱情,语言柔美细腻。…

    2025年6月1日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