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云揉碎是哪首诗里的?

把“白云揉碎”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把白云揉碎”这一意象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原句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虽然原句并未直接出现“揉碎”二字,但后世文人常引用“白云揉碎”来形容诗中云雾缭绕、缥缈梦幻的意境,成为对李白诗意的再创作。

重点内容解析

1. 李白的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擅长以自然意象(如云、花、月)比喻美人,“云想衣裳”将杨贵妃的衣袂飘飘比作流动的云霞,体现其飘逸之美。
2. 后世化用与误解
–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化用:“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以“破”字呼应“揉碎”的灵动感。
– 现代网络诗句“我揉碎一片白云,撒向人间皆是雪”是对李白意象的延伸,但非原作。

实际案例:意象的流传与变形

案例1:歌曲《清平调》(邓丽君演唱)直接引用李白原诗,强化了“云”与“美人”的关联。
案例2:当代画家徐里创作《云想衣裳》系列油画,以破碎的笔触表现云雾,呼应“揉碎”的视觉化表达。

结论

“把白云揉碎”并非李白原句,而是对其诗歌意境的提炼与再创造。理解这一意象需回归《清平调》的浪漫语境,同时关注后世文艺作品对其的演绎。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九辩之中,有何人生哲理?

    《九辩》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创作的长篇抒情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以下是对《九辩》中人生哲理的归纳: 一、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 《九辩》开篇即表达了对贫士失职、怀才不遇的深刻感慨。诗人以自身遭遇为线索,描绘了贫士在乱世中流离失所、有志难伸的悲苦境遇。这种感慨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不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士人失志现象。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

    2025年1月2日
    1890
  • 杜甫讽喻诗特点有哪些?诗史笔法中的现实批判

    杜甫讽喻诗的特点及其诗史笔法中的现实批判 # 一、杜甫讽喻诗的核心特点 # 1. 以史入诗的纪实性 杜甫被尊为”诗史“,其讽喻诗最大特点是将历史事件转化为诗歌题材。如《兵车行》通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现场描写,实录天宝年间征伐南诏的战争惨状,结尾”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2025年5月8日
    1580
  • 有哪些植物诗?细数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有哪些植物诗?细数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植物在诗词中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成为文人寄托情感、表达哲思的重要载体。从梅兰竹菊四君子到杨柳芭蕉等寻常草木,诗词中的植物既是自然之美,也是人文之韵。以下从经典案例出发,梳理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一、象征高洁的植物 1. 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梅花以凌寒独放的特性成为坚贞高洁的象征。林…

    2025年4月19日
    1240
  • 小学思乡诗作选:哪些诗表达了孩子的思乡之情?

    小学思乡诗作选:哪些诗表达了孩子的思乡之情? 思乡之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即使是小学生也会在特定情境下产生对家乡的思念。古代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的思乡之情,这些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帮助现代小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经典小学思乡诗作赏析 1. 《静夜思》——李白 – 重点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

    2025年6月10日
    920
  • 秋天的诗句六年级学生应该学哪些?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秋天的诗句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秋天的美景与情感。以下是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的秋天诗句: 经典必学诗句 《山行》·杜牧 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晚景等画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同时“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

    2024年12月19日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