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坐起出自哪首诗?

惊坐起出自哪首诗?

“惊坐起”的出处

“惊坐起”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如下:

>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句解析

1. 背景: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元稹当时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身患重病。听闻好友白居易(乐天)被贬江州司马,悲愤交加而作。
2. “惊坐起”的深意
“垂死病中”:极写自身病危状态。
“惊坐起”:通过动态描写突出震惊之情,即使濒死仍为友人之冤屈激动难抑。
艺术效果:以夸张手法强化情感冲击,成为千古名句。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化用

1. 文学作品
– 鲁迅在《病后杂谈》中引用此句,形容听闻友人遭遇时的震撼。
2. 影视剧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听闻噩耗时镜头特写“惊坐起”的动作,致敬元稹诗意。

为何这句诗广为流传?

情感共鸣:直击人类对友人遭际的共情心理。
语言张力:仅用三字完成从“病弱”到“震惊”的转折,极具戏剧性

延伸思考

元稹与白居易的友情被称为“元白之交”,此诗是唐代贬谪文学的代表作,后续可结合《琵琶行》对比分析两人贬谪心境差异。

标红重点总结
– “惊坐起”出自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核心价值:以极致反差表达深情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现代诗有哪些人不能错过?现代诗经典鉴赏

    现代诗有哪些人不能错过?现代诗经典鉴赏 一、现代诗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1. 艾略特(T.S. Eliot) 代表作:《荒原》(The Waste Land)艾略特被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巅峰人物,其作品以碎片化叙事、神话隐喻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荒原》通过拼贴手法展现一战后的精神荒芜,如开篇名句:>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April is the cru…

    2025年4月13日
    1970
  • 王维的诗为何被称为“诗中有画”?

    王维的诗为何被称为“诗中有画”? 一、“诗中有画”的提出与内涵 “诗中有画”这一评价最早由宋代文豪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提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论断精准捕捉到王维诗歌的独特气质——通过文字构建视觉意境,将绘画的构图、色彩与空间感融入诗歌创作。盛唐时期,王维身兼诗人、画家、音乐家多重身份,其艺术修养的多元性为其诗歌注入跨…

    2025年10月25日
    300
  • 诗题目形式有哪些?诗词题目的创意解析

    诗题目形式有哪些?诗词题目的创意解析 一、诗题目的常见形式 诗题目的形式多样,既有传统范式,也有创新表达。以下是几种典型分类: 1. 直接点题式 特点:直接概括诗歌内容或主题,简洁明了。案例:– 杜甫《春望》:以季节“春”和动作“望”直接点明主题。– 李白《静夜思》:通过“静夜”和“思”直接交代场景与情感。 2. 以首句为题 特点:截…

    2025年4月10日
    1450
  • “腊日”词在宋代有哪些独特的节令特征与情感表达?

    宋代“腊日”词的节令特征与情感表达研究 一、宋代腊日的节令特征 1. 祭祀仪典的世俗化转型 宋代腊日延续上古祭祀传统,但呈现出从国家祭典向民间仪式转化的特征。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记载:“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诗中将祭祀活动融入日常邻里交往,反映官方祭祀仪轨向民间生活的渗透。 2. 佛俗交融的节令饮食 腊八粥在…

    2025年11月4日
    170
  • 管它东西南北风的整首诗?

    解读郑板桥《竹石》:“管它东西南北风”的精神内核 # 一、原诗全文及背景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管它东西南北风。** 此诗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是其咏物言志的代表作。通过描写岩竹的坚韧,表达了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人生哲学。 # 二、逐句深度解析 ## 1.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25年6月28日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