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坐起出自哪首诗?

惊坐起出自哪首诗?

“惊坐起”的出处

“惊坐起”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如下:

>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句解析

1. 背景: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元稹当时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身患重病。听闻好友白居易(乐天)被贬江州司马,悲愤交加而作。
2. “惊坐起”的深意
“垂死病中”:极写自身病危状态。
“惊坐起”:通过动态描写突出震惊之情,即使濒死仍为友人之冤屈激动难抑。
艺术效果:以夸张手法强化情感冲击,成为千古名句。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化用

1. 文学作品
– 鲁迅在《病后杂谈》中引用此句,形容听闻友人遭遇时的震撼。
2. 影视剧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角色听闻噩耗时镜头特写“惊坐起”的动作,致敬元稹诗意。

为何这句诗广为流传?

情感共鸣:直击人类对友人遭际的共情心理。
语言张力:仅用三字完成从“病弱”到“震惊”的转折,极具戏剧性

延伸思考

元稹与白居易的友情被称为“元白之交”,此诗是唐代贬谪文学的代表作,后续可结合《琵琶行》对比分析两人贬谪心境差异。

标红重点总结
– “惊坐起”出自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核心价值:以极致反差表达深情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有哪些朦胧诗?解读朦胧诗的艺术魅力

    朦胧诗的艺术魅力:代表作品与美学解读 一、什么是朦胧诗? 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以意象跳跃、语言晦涩、情感含蓄为特征。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直白表达,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营造出多层次的美学空间。 重点内容:朦胧诗的核心在于“朦胧美”——诗人通过模糊的意象和不确定的意义,激发读者的联想与再创造。 — 二、代表…

    2025年4月13日
    1660
  • 秦观词赏析书籍推荐,哪些值得一读?

    在赏析秦观词方面,有多部值得一读的书籍。以下是一些推荐: 1. 《寂寞人间五百年•秦观词》 主编:叶嘉莹先生 内容特点:本书收录了秦观词全作96首,并附有叶嘉莹先生的近两万字导读和人物小传。叶嘉莹先生结合秦观生平际遇对秦观词进行了至美解析,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千古伤心人”秦观。此外,书中还附有叶先生的原声讲解吟诵音频,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领略秦观词的魅…

    2024年10月19日
    2300
  • 关于友情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知己情深

    关于友情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知己情深 友情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主题,历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表达对知己的珍视与深情。以下是一些经典作品及其分析,展现诗词中的知己情深。 一、经典友情诗词选录 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重点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此诗以豁达的胸怀表达友情不受空间限制,即使远隔天涯,知己之情依然紧密。 2. 李白《…

    2025年4月10日
    990
  • 春风又绿江南岸哪首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该诗创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春,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途中,途经瓜洲时所作。 诗歌全文: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重点诗句解析 1. “绿&#82…

    2025年6月27日
    750
  • 送别杜鹃的诗有哪些?唐宋诗词中离愁别绪的意象密码

    送别杜鹃的诗有哪些?唐宋诗词中离愁别绪的意象密码 一、杜鹃:唐宋诗词中的经典离别意象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因其“不如归去”的啼鸣声与季节性迁徙特性,成为唐宋诗人寄托离愁别绪的核心意象。其文化内涵包含:1. 思归之痛:杜鹃啼声似催促游子归乡,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2. 离别之哀:杜鹃常与暮春、黄昏结合,强化凄凉氛围,如…

    2025年5月4日
    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