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风波里出自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出没风波里出自哪一首诗?

1. 诗句出处

“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诗如下: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边食客对鲈鱼的喜爱与渔夫捕鱼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重点解析

主题思想:诗歌以质朴的语言揭露社会矛盾,“出没风波里”生动刻画了渔夫在风浪中冒险捕鱼的场景,凸显了底层人民的生存不易。
艺术手法:范仲淹运用对比手法(“往来人”的悠闲 vs. “一叶舟”的危险)和白描笔法,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3.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教育领域:该诗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用于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会引导学生讨论“鲈鱼美”与“风波险”的关系,理解劳动的价值。
社会评论:近年媒体报道渔民海上作业风险时,常引用此句标题(如《“出没风波里”:现代渔民的生存挑战》),赋予古诗新的现实意义。

4. 延伸知识

范仲淹作为北宋政治家,其诗歌多关注民生,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与此诗内核一脉相承。

标红提示:诗中“但爱鲈鱼美”“出没风波里”的对比是理解主题的关键,需重点标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不能再见的诗有哪些主题?离别诗与悼亡诗的情感深度

    不能再见的诗有哪些主题?离别诗与悼亡诗的情感深度 一、不能再见的诗的核心主题 不能再见的诗主要围绕永恒的分离展开,主题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生死隔绝 以悼亡诗为代表,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生命无常的慨叹。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直接刻画生死永隔的悲痛。 2. 时空阻隔 因战争、贬谪等外力导致的无法重逢。如杜甫…

    2025年5月8日
    810
  • 苏轼诽谤朝廷的诗有哪些?在历史争议中遇见诗人风骨

    苏轼诽谤朝廷的诗有哪些?在历史争议中遇见诗人风骨 一、乌台诗案:苏轼文字狱的典型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诗文被指控“谤讪朝廷”,引发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台官员从其诗文中摘录数十处“罪证”,指控他影射新政、讥讽皇帝。 争议核心诗作 1. 《湖州谢上表》 – 争议句:“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 解…

    2025年6月1日
    700
  • 风雨送春归是哪首诗?

    风雨送春归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风雨送春归”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创作于1961年,是毛泽东读陆游同名词作后反其意而作,以梅花象征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 原文节选: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 重点内容解析 – 意象对比: – 毛泽东笔下的梅…

    2025年6月28日
    430
  • 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的出处 “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源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入京》诗。全诗如下: >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中,于谦以“清风两袖”表明自己为官清廉,不搜刮民财,进京时只带两袖清风,避免百姓非议。 成语的含义与演变 – 原意:形容为官者廉洁自律,不贪财物。…

    2025年6月27日
    450
  • 氓这首诗有哪些问题?《诗经·氓》的现代阐释争议

    《诗经·氓》的现代阐释争议 # 一、《氓》的文本争议问题 《氓》作为《诗经·卫风》中的名篇,长期被视为古代弃妇诗的典型代表,但其文本本身存在多重解读空间,引发学者争议。 1. 叙事视角的模糊性 诗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等句,传统认为以女性口吻叙述,但部分学者(如闻一多)提出可能包含男性视角的插入,导致“性别叙事”的混杂。 2. “氓”的身份界定 “氓”字本…

    2025年5月31日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