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如故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梅如故出自哪首诗?

重点内容

“梅如故”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这首词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高洁孤傲的品格。以下是原文: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中,“香如故”是“梅如故”的出处,后人常化用为“梅如故”,强调梅花凋零后香气依旧不变的品格。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梅如故”

1. 古风歌曲《梅如故》
歌手HITA的同名歌曲直接引用这一意象,歌词“碾作尘泥香如故”化用陆游原句,表达对初心不变的赞美。

2. 网剧《鹤唳华亭》
剧中以梅花象征主角的坚韧,台词“梅如故,人可如故?”借用这一典故,暗喻人物命运的沧桑。

3. 品牌营销案例
某香水品牌以“梅如故”为名,宣传语“时光易逝,芬芳如故”突出产品持久留香的特点,巧妙关联传统文化意象。

文化意义

“梅如故”不仅是对陆游原词的化用,更成为象征坚守本心、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在诗词、艺术、商业中,这一意象持续焕发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关于红军诗配画有哪些?红色诗歌与视觉艺术的革命叙事

    红军诗配画:红色诗歌与视觉艺术的革命叙事 一、红军诗配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 红军诗配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造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将红色诗歌与视觉艺术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革命思想、鼓舞士气。这种形式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功能,还体现了革命美学的独特魅力。 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军诗配画广泛出现在宣传画、墙报、木刻版画中,成为动员…

    2025年6月24日
    730
  • 初高中必读现代诗精选:青春岁月里的诗意启蒙

    初高中必读现代诗精选:青春岁月里的诗意启蒙 一、现代诗在青春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现代诗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自由的表达形式,成为青少年情感启蒙与审美培养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阅读现代诗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共情能力(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22)。 重点案例:北京大学附中通过开设“每日一诗”晨读课,学生作文中的比喻使用率提升37%,情感表达细腻度显…

    2025年4月27日
    930
  • 丹青颂伟业有哪些诗?笔墨丹青里的家国叙事

    丹青颂伟业:笔墨丹青里的家国叙事 一、丹青与诗歌的融合:艺术中的家国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青(绘画)与诗歌常以“诗画一体”的形式呈现家国叙事。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展现自然之美,更承载着政治理想、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例如:– 《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合作):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为灵感,描绘壮丽河山,象征新中国气象。– 《清明…

    2025年4月27日
    1010
  • 初中诗的类型有哪些?必考题材与鉴赏方法

    初中诗歌的类型、必考题材与鉴赏方法 # 一、初中诗歌的主要类型 # 1. 按内容分类 – 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如《春晓》)– 咏物言志诗:借物象表达志向品格(如《石灰吟》)– 边塞征战诗:反映军旅生活与爱国情怀(如《从军行》)– 送别怀人诗:表达离愁别绪或思念之情(如《送元二使安西》)&#82…

    2025年5月23日
    850
  • 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哪一首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惜别。2. 意象特点:以“孤帆”“…

    2025年6月26日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