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香出自哪首诗?

八月桂花香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八月桂花香”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古诗,而是对古典诗词中桂花意象的化用。最接近的出处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
>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此句以桂花(“桂子”)象征高洁,后演变为“八月桂花香”的民间表达。

二、桂花在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1. 象征高洁与荣誉
如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以桂花喻品格。
2. 寄托思乡之情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暗含游子愁思。

三、实际案例:现代文化引用

1. 影视作品
1988年电视剧《八月桂花香》以诗句为名,讲述清末商战故事,标题化用桂花意象隐喻人物命运。
2. 地方民俗
杭州西湖“满陇桂雨”景点,每年八月举办桂花节,宣传语“天香云外飘”直接引用宋之问诗句。

四、常见误传辨析

– 误传为杜甫或李白所作,实因二人诗中亦有桂花描写(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但无“八月桂花香”原句。
重点提示:古典诗词中“桂花”常与月亮(“月桂”)关联,需结合上下文解读。

五、结论

“八月桂花香”是民间对古典桂花意象的提炼,核心出处可追溯至宋之问《灵隐寺》。理解此类诗句需结合文化语境,而非仅拘泥于字面。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发如雪出自哪首诗?

    发如雪出自哪首诗? 1. 诗歌出处解析 “发如雪”并非直接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它最广为人知的来源是周杰伦2005年专辑《十一月的萧邦》中的同名歌曲《发如雪》,由方文山作词,歌词化用了多个古典诗词意象。 2. 古典文学中的相似意象 虽然”发如雪”不是直接引用,但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以&…

    2025年6月27日
    650
  • 描述夏天雨水的诗句,哪些最能体现雨季的韵味?

    描述夏天雨水的诗句中,以下几句最能体现雨季的韵味: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分析:这句诗描绘了夏天暴雨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乌云如墨汁般翻滚,大雨如珍珠般跳跃着落入船中,生动地展现了雨季的迅猛与激烈。 赵师秀《约客》 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分析:这句诗描绘了黄梅时节雨水的连绵不绝,家家户户…

    2024年12月24日
    2290
  • 杜甫诗歌中的副业书写:哪些作品展现民生?

    杜甫诗歌中的副业书写:哪些作品展现民生? 一、杜甫诗歌中的民生关怀 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歌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而著称。他不仅关注国家大事,也细致描绘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副业活动,如农耕、渔猎、纺织等。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经济形态,也体现了杜甫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二、杜甫诗歌中的副业书写案例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2025年4月17日
    1260
  • 猴子诗作仿写赏析:哪些诗作充满童趣?

    猴子诗作仿写赏析:哪些诗作充满童趣? 一、童趣诗作的核心特征 童趣诗作往往以天真烂漫的视角、活泼的语言和充满想象力的意象为特色。这类作品常具备以下特点:1. 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或自然现象人类的情感和行为。2. 简洁明快的节奏:多用短句、叠词或重复结构,朗朗上口。3. 夸张与幻想:打破常规逻辑,展现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经典猴子诗作仿写案例 1. 原诗《…

    2025年6月9日
    760
  • 关于夏天的诗句,哪些最能让你感受到夏日的热情?

    关于夏天的诗句中,以下几句最能让我感受到夏日的热情: 杜甫《夏日叹》 诗句:“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分析:杜甫在这首诗中直接描绘了夏日的炎热,用“炎蒸毒我肠”来形容夏日的酷热难耐,同时表达了对凉爽的渴望。这种对夏日的直接描绘,让人能够深刻感受到夏日的热情与炽热。 杨万里《夏夜追凉》 诗句:“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分…

    2024年12月24日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