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香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八月桂花香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八月桂花香”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古诗,而是对古典诗词中桂花意象的化用。最接近的出处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
>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此句以桂花(“桂子”)象征高洁,后演变为“八月桂花香”的民间表达。

二、桂花在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1. 象征高洁与荣誉
如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以桂花喻品格。
2. 寄托思乡之情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暗含游子愁思。

三、实际案例:现代文化引用

1. 影视作品
1988年电视剧《八月桂花香》以诗句为名,讲述清末商战故事,标题化用桂花意象隐喻人物命运。
2. 地方民俗
杭州西湖“满陇桂雨”景点,每年八月举办桂花节,宣传语“天香云外飘”直接引用宋之问诗句。

四、常见误传辨析

– 误传为杜甫或李白所作,实因二人诗中亦有桂花描写(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但无“八月桂花香”原句。
重点提示:古典诗词中“桂花”常与月亮(“月桂”)关联,需结合上下文解读。

五、结论

“八月桂花香”是民间对古典桂花意象的提炼,核心出处可追溯至宋之问《灵隐寺》。理解此类诗句需结合文化语境,而非仅拘泥于字面。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与李广相关的诗句有哪些?(提供两句)

    与李广相关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提供两句经典的: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中的“飞将”即指李广,诗人借李广的形象表达了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诗慨叹了李广虽有卓越才能却未能封侯的命运,表达了对人才埋没的感慨。 这两句诗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李广的形象和命运,体现了古代…

    2024年11月27日
    1770
  • 诗里白花有哪些意思?从象征到隐喻的文学密码破译

    诗里白花有哪些意思?从象征到隐喻的文学密码破译 # 一、白花的象征意义:文化传统与情感载体 白花在诗歌中常承载多重文化符号,其象征意义可追溯至东西方传统:1. 纯洁与哀悼: – 西方文学中,白百合象征圣母玛利亚的圣洁(如但丁《神曲》),而白玫瑰则代表无瑕之爱。 – 中国诗词以白菊、白梅喻示高洁品格,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2025年5月8日
    740
  • 唐代后期的闺怨诗有哪些?在诗词中听见深闺叹息

    唐代后期的闺怨诗有哪些?在诗词中听见深闺叹息 一、闺怨诗的定义与背景 闺怨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描写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怨,尤其以丈夫远行、征战或科举不仕为背景。唐代后期(中晚唐),社会动荡加剧(如安史之乱的余波、藩镇割据),男性长期离家成为常态,闺怨诗的数量和艺术表现力显著提升。 二、唐代后期闺怨诗的代表诗人与作品 1. 王昌龄《闺怨》 …

    2025年6月1日
    690
  • 比拟手法如何入诗?诗词修辞技巧经典案例

    比拟手法如何入诗?诗词修辞技巧经典案例 比拟是诗词创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物拟人化(拟人)或将人拟物化(拟物),赋予抽象或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情感,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与感染力。以下是比拟手法的核心要点及经典案例解析。 一、比拟的分类与作用 1.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动作或特征。 – 作用:使描写对象更鲜活,拉近读者与物的距离。2….

    2025年5月16日
    950
  • 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

    “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全诗如下: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诗句解析 1. 核心思想: 诗句通过自然界的草木枯荣和江河东流比喻时光易逝,强调珍惜青春、努…

    2025年7月1日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