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出自哪首诗?

但愿人长久出自哪首诗?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 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时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文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长久平安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的美好。

重点内容解析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 词中融合了道家超脱儒家温情,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2. 名句解读
“但愿人长久”:希望亲人健康长寿。
“千里共婵娟”: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寄托团圆之意。

3. 艺术特色
– 语言清新豪放,意境深远辽阔
– 运用月亮意象,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宇宙哲思。

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1. 音乐作品
– 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直接改编自苏轼的词,成为经典歌曲,传唱度极高。
案例:在2021年中秋晚会中,多位歌手翻唱此曲,引发观众共鸣。

2. 影视剧引用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主角在中秋节吟诵此词,烘托思亲氛围。
案例:该场景播出后,

但愿人长久#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亿。

3. 品牌营销
– 某月饼品牌以“千里共婵娟”为广告语,突出中秋团圆主题,销量增长30%。
案例:2023年中秋节,该品牌联合故宫推出联名礼盒,进一步强化文化关联。

总结

“但愿人长久”不仅是苏轼对亲情的寄托,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团圆、思念的象征。从古至今,它在文学、音乐、影视等领域持续焕发生命力,展现了经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形容雨的诗词语有哪些

    形容雨的诗词语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富有意境的例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潇潇暮雨洒落在江面上,仿佛洗净了整个清秋季节,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细雨蒙蒙中鱼儿跃出水面、微风轻拂下燕子斜飞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以广阔的视…

    2024年9月22日
    2420
  • 宋代诗画融合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宋代诗画融合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一、宋代诗画融合的文化背景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诗画融合成为文人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文人画兴起,强调“诗画一律”,即诗歌与绘画在审美意趣上的互通。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论,奠定了诗画结合的美学基础。 重点内容:– 文人画的兴起推动诗画结合,强调意境而非形似。– 题画…

    2025年4月24日
    1340
  • 于谦有名的诗有哪些?《石灰吟》背后:忠臣诗人的风骨与气节

    于谦有名的诗有哪些?《石灰吟》背后:忠臣诗人的风骨与气节 一、于谦及其诗歌概述 于谦(1398-1457)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他的诗歌创作以忧国忧民、刚正不阿为主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二、于谦的代表诗作 1. 《石灰吟》(最负盛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2025年5月11日
    1400
  • 浓淡总相宜是哪首诗?

    浓淡总相宜: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诗句出处与背景 “浓淡总相宜”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1071-1074年),通过晴雨两种天气下的西湖景观对比,以绝世美…

    2025年6月28日
    610
  • 立秋有哪些深意的诗?节气诗中的生命感悟

    立秋有哪些深意的诗?节气诗中的生命感悟 一、立秋的诗意与文化内涵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夏去秋来,万物从繁茂走向成熟。在古代文人笔下,立秋不仅是自然时序的转换,更承载着生命轮回、时光易逝的哲学思考。 重点内容:立秋诗常以“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为意象,通过物候变化隐喻人生际遇,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 二、经典立秋诗中的生命感悟…

    2025年4月29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