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但愿人长久出自哪首诗?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 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时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文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长久平安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的美好。

重点内容解析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 词中融合了道家超脱儒家温情,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2. 名句解读
“但愿人长久”:希望亲人健康长寿。
“千里共婵娟”: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寄托团圆之意。

3. 艺术特色
– 语言清新豪放,意境深远辽阔
– 运用月亮意象,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宇宙哲思。

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1. 音乐作品
– 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直接改编自苏轼的词,成为经典歌曲,传唱度极高。
案例:在2021年中秋晚会中,多位歌手翻唱此曲,引发观众共鸣。

2. 影视剧引用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主角在中秋节吟诵此词,烘托思亲氛围。
案例:该场景播出后,

但愿人长久#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亿。

3. 品牌营销
– 某月饼品牌以“千里共婵娟”为广告语,突出中秋团圆主题,销量增长30%。
案例:2023年中秋节,该品牌联合故宫推出联名礼盒,进一步强化文化关联。

总结

“但愿人长久”不仅是苏轼对亲情的寄托,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团圆、思念的象征。从古至今,它在文学、音乐、影视等领域持续焕发生命力,展现了经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谢贝诗歌有哪些?旅法诗人的异域体验

    谢贝诗歌有哪些?旅法诗人的异域体验 一、谢贝诗歌的代表作品 谢贝(Xie Bei)作为当代旅法诗人,其作品以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和情感张力著称。以下是其部分代表性诗作: 1. 《塞纳河上的雾》 这首诗以巴黎塞纳河为背景,通过“雾”的意象隐喻文化隔阂与融合。例如诗句:“雾散时,我拾起一片法语的光斑/却照见母语在河底沉睡。” 2. 《邮局没有我的信》 表达旅居者的孤…

    2025年4月24日
    760
  • 送字结尾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离别与祝福

    送字结尾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离别与祝福 一、送字结尾的诗词特点 以“送”字结尾的诗词,多用于表达离别之情、祝福之意或人生感慨。这类诗句往往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送”字强化场景的终结或情感的传递。 二、经典案例赏析 1. 王维《山中送别》 原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解析:– “送”字结尾,点明离别主题。&#82…

    2025年6月1日
    580
  • 满山枫叶红了的绝美诗句

    满山枫叶红了的绝美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在枫林中驻足欣赏晚景,被那比二月花还要红的霜叶所吸引。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枫叶的艳丽色彩和秋天的美丽景色。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赏析:此句以枫叶的繁茂来映衬诗人对远…

    2024年12月15日
    1600
  • 窦娥冤情,如何以戏曲呈现?

    《窦娥冤》作为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其悲情故事通过戏曲的形式得以生动呈现。以下是对《窦娥冤》如何在戏曲中呈现其冤情的分析: 一、戏曲形式与结构 《窦娥冤》作为一部杂剧,遵循了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即四折一楔子。这种结构紧凑,能够很好地展开剧情,展现窦娥的冤屈和抗争。 楔子:通常用于交代剧情背景,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在《窦娥冤》中,楔子可能会介绍窦娥的身世背景…

    2025年1月5日
    1850
  • 《晏子使楚》有哪些诗?历史典故中的智慧与口才

    《晏子使楚》有哪些诗?历史典故中的智慧与口才 一、《晏子使楚》的诗歌与文学表达 《晏子使楚》作为经典历史典故,虽本身是散文叙事,但后世文人常以诗歌形式赞颂晏子的智慧与口才。以下是相关代表性诗作: 1. 《咏史·晏子》(唐代·周昙) “楚王辛苦战无功,国破城荒霸业空。唯有灵均名不没,至今犹咏晏婴风。” *注解:诗中通过对比楚王的失败与晏子的留名,凸显其历史影响…

    2025年5月8日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