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空余黄鹤楼是哪一首诗?

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出处及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

“此地空余黄鹤楼”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全诗如下: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黄鹤楼的传说(仙人乘鹤飞升),抒发了物是人非、时空渺茫的感慨,尾联转向思乡之情,形成双重意境。

2.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前两联借神话传说(虚)与眼前实景(空楼、白云)对比,强化苍凉感。
对仗工整:后两联以“晴川芳草”对“日暮烟波”,画面层次丰富。

3. 历史评价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时曾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跨文化影响

1. 文学借鉴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明显模仿《黄鹤楼》结构,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但主题转向历史兴亡。

2. 现代应用
旅游文化:武汉黄鹤楼景区以崔颢诗为核心IP,打造诗词碑刻、光影秀等体验项目。
教育案例:中学语文教材常将此诗作为“情景交融”的典范,要求学生分析“空余”二字的情感张力

四、延伸思考

崔颢通过黄鹤楼这一意象,将个人愁绪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时空之叹。这种手法对后世怀古诗(如刘禹锡《乌衣巷》)影响深远,值得结合具体文本对比研究。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格律或比较研究,可提供更多文献支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宋代登高诗有哪些?重阳节俗的文学书写

    宋代登高诗及其重阳节俗的文学书写 一、宋代登高诗的题材与代表作品 宋代登高诗继承了唐代传统,但更注重个人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常与重阳节俗结合。以下为典型分类及案例: 1. 思乡怀人类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以秋景起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直抒羁旅之悲。– 王安…

    2025年5月17日
    1150
  • 唐诗中的长安城为何是世界的中心?

    唐诗中的长安城为何是世界的中心? 引言 长安城(今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更在诗歌中被塑造成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象征。在唐诗中,诗人常以长安为背景,描绘其繁华、开放与包容,从而强化了其作为“世界中心”的形象。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诗歌案例和文化象征等角度,分析唐诗如何构建长安城的这一地位。 一、历史背景:长安的国际化地位 唐代长安…

    2025年10月21日
    220
  • 杜牧的咏史诗,有何独特的艺术魅力?

    杜牧咏史诗的独特艺术魅力探析 一、立意深远的史识观照 杜牧的咏史诗突破传统史论框架,以独特的视角重构历史认知。在《阿房宫赋》中,他并未停留于对秦朝奢靡的批判,而是通过“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螺旋式史观,揭示出历史教训的传递困境。这种对历史循环规律的深刻洞察,使其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哲学深度。 二、意象营造的时空张力…

    2025年10月25日
    330
  • 常德杨杰的诗有哪些?地方诗人的乡土叙事

    常德杨杰的诗有哪些?地方诗人的乡土叙事 一、常德诗人杨杰的创作背景 杨杰是湖南常德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地方诗人,其作品以乡土叙事为核心,融合了洞庭湖流域的自然景观与湘西北的人文风情。他的诗歌创作扎根于常德本土文化,展现了地域特色与个人情感的深度交织。 二、杨杰的代表性诗歌作品 1. 《沅水谣》 这首诗以常德母亲河沅江为意象,通过“桨声推开晨雾”“吊脚楼倒映水纹”…

    2025年4月29日
    1250
  • 宋代“大晟府”的设立,对宋词的格律规范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宋代大晟府的设立及其对宋词格律规范化的影响 一、大晟府的设立背景与职能 大晟府是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其设立与北宋礼乐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该机构由宰相蔡京提议创立,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标准音高、创制新乐谱、规范宫廷音乐以及整理古乐典籍。大晟府的设立标志着宋代对音乐文学进行系统性规范的官方尝试。 二、大晟府对词体格律的规范化措施 (一)确…

    2025年11月5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