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一是哪首诗?

《悯农其一》解析: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经典诗作

一、《悯农其一》的基本信息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组诗,共两首,其中《悯农其一》(又称《锄禾》)最为脍炙人口。全诗内容为: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1. 中唐社会现实
创作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沉重。李绅通过诗歌揭露社会矛盾,表达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 双重艺术价值
文学价值:用白描手法展现劳动场景
社会价值:中国最早聚焦”粮食浪费”问题的诗歌之一

实际案例:2021年《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时,多家媒体引用此诗倡导节约,体现其跨越千年的现实意义。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 手法 | 具体表现 | 效果 |
|————-|————————-|————————-|
| 意象组合 | 烈日/汗水/泥土/粮食 | 构建完整劳动场景链 |
| 对比手法 | 艰辛劳动vs轻松就餐 | 强化情感冲击 |
| 语言特点 | 平实白话+动词精准运用 | “滴”字活化汗水分量感 |

四、与其他农事诗的对比

与王维《渭川田家》比较:
李绅诗底层视角,强调生存艰辛
– 王维诗:士大夫视角,美化田园生活

教学应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教材将其与《悯农其二》组成单元,通过”劳动教育”主题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五、当代价值与启示

1. 农业文化传承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陕西某村将此诗刻于农耕文化墙,成为乡村旅游打卡点。

2. 教育意义
研究显示:通过本诗开展食育的学校,学生午餐浪费量平均减少37%(数据来源:《中小学德育》2022年第5期)

> 特别提示:该诗常被误记为《锄禾》,实际”锄禾”只是首句的起兴之词,正确诗名应为《悯农其一》。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安予出自哪首诗?

    安予出自哪首诗?探寻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密码 安予的出处考证 “安予”一词出自《诗经·小雅·何人斯》,原文为:”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遑恤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

    2025年6月27日
    970
  • 莲动下渔舟出自哪首诗?

    莲动下渔舟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莲动下渔舟”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村傍晚的幽美景色,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情趣。 原诗全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重点内容解析 1. “莲动下渔舟”的…

    2025年7月1日
    780
  • 为何说读宋词是在读整个宋朝的历史与风情?

    为何说读宋词是在读整个宋朝的历史与风情? 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瑰宝,更是记录时代风貌的鲜活载体。它通过精炼的文字,将历史事件、社会变迁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阅读宋词,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宋朝的繁华与沧桑。 一、宋词是宋代历史的“镜像” 1. 记录重大事件与社会动态 宋词常以隐晦或直白的方式反映历史关键节点。例如,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3天前
    50
  • 关羽饮食诗有哪些?三国人物形象的文学塑造

    关羽饮食诗及其在三国人物形象文学塑造中的意义 一、关羽饮食诗的文献考据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其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与忠义、勇武等特质绑定,但关于其饮食的诗歌记载较少。目前可考的与关羽饮食相关的诗文主要有以下几类: 1. 《三国演义》中的间接描写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通过情节暗示关羽的饮食偏好,如“温酒斩华雄”一段,以酒衬托其豪迈性格。…

    2025年5月17日
    1340
  • 跟处暑有关的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与处暑有关的经典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例子: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出自宋代张嵲的《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这句诗描绘了处暑时节,山中天气已转凉,人们开始添衣御寒的景象。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诗句表达了处暑后暑气消散,凉风渐起的感受,透露出一种清爽和惬意。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

    2024年12月20日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