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南飞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北雁南飞出自哪首诗?

一、北雁南飞的出处

“北雁南飞”这一意象最早出自唐代诗人韦承庆的《南中咏雁》。全诗如下: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重点解析
1. “三春雁北飞”即指大雁春季北归,而“北雁南飞”是后人对此意象的化用,多用于描写秋季景象。
2. 诗中通过雁的迁徙反衬游子思乡之情,成为经典文学意象。

二、文学中的演变与引用

后世文学作品中,“北雁南飞”被广泛引用,最著名的案例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重点内容
《西厢记》的引用使这一意象家喻户晓,成为秋季离愁的象征。
– 现代作家如金庸《射雕英雄传》中也用“北雁南飞”渲染塞外苍凉(如郭靖草原成长的描写)。

三、实际案例:古诗词中的雁意象

1.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以雁南飞暗指边塞苦寒。
2. 李清照《声声慢》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借雁抒亡国之痛

结论
“北雁南飞”虽源于韦承庆诗,但经后世文学再创作,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羁旅、思乡、离别的通用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邵雍有哪些朋友的诗?理学诗人圈的交游考

    邵雍有哪些朋友的诗?理学诗人圈的交游考 一、邵雍的理学背景与交游圈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长期隐居洛阳,以《皇极经世》和《伊川击壤集》闻名,其诗作融合理学思想与闲适情怀,形成了独特的“击壤体”。 邵雍的交游圈以洛阳文人集团为核心,涵盖理学同道、官僚士大夫及隐逸诗人…

    2025年5月8日
    880
  • 古诗中的夜色之美:哪些诗篇描绘了月光下的诗意栖居?

    古诗中的夜色之美:哪些诗篇描绘了月光下的诗意栖居? 一、夜色与月光:中国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 中国古代诗人对夜色和月光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夜色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成为诗人抒发情感、寄托哲思的重要载体。月光的朦胧、清冷与永恒,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意境美。 二、经典诗篇中的夜色之美 1. 静谧之美: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

    2025年4月16日
    1410
  • 风中摇曳的芦苇,古诗中如何描绘?

    风中摇曳的芦苇,在古诗中常常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成为诗人笔下的一道动人风景。以下是一些古诗中描绘风中摇曳芦苇的经典诗句: 1. 《诗经·秦风·蒹葭》 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描绘:这里的“蒹葭”便是芦苇。诗人以“蒹葭”“白露”起兴,勾勒出一幅色彩清丽的秋景图。深秋时节,河畔的芦苇在霜露中…

    2024年12月14日
    1570
  • 诗的大门图片有哪些?视觉化诗歌的创意表达

    诗的大门图片有哪些?视觉化诗歌的创意表达 1. 视觉化诗歌的意义 视觉化诗歌(Visual Poetry)是通过图像、排版、色彩等视觉元素增强诗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打破了传统文字的线性阅读模式,让诗歌成为可“观看”的艺术,从而传递更深层的情感和思想。 — 2. 诗的大门图片类型与案例 2.1 具象化诗歌图像 将诗歌中的意象直接转化为视觉元素,例…

    2025年5月23日
    670
  • 李白的魔改诗有哪些?戏谑、改编背后的诗歌游戏精神

    李白的魔改诗有哪些?戏谑、改编背后的诗歌游戏精神 一、李白诗歌的魔改现象 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飘逸、想象奇绝著称,后世文人或民间创作者常以戏仿、改编(即“魔改”)的方式对其进行再创作。这种改编既是对原作的致敬,也体现了诗歌的游戏精神——通过解构经典,赋予文本新的幽默或时代意义。 重点内容:魔改诗并非贬低原作,而是通过语言游戏展现对经典的亲近感与创造性解读。 &…

    2025年7月13日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