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双飞出自哪首诗?

比翼双飞出自哪首诗?

1. 比翼双飞的出处

“比翼双飞”典出《诗经·小雅·棠棣》,原文为:
>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后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比翼鸟”的意象,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成语的浪漫寓意。

2. 比翼双飞的文学内涵

象征意义:比喻夫妻或情侣恩爱和谐、共同奋斗
文化演变:从《诗经》的家族和睦,到后世诗词中聚焦爱情,如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 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古典文学中的运用

白居易《长恨歌》以“比翼鸟”比喻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突出生死不离的誓言,成为千古名句。

案例2:现代文化应用

婚礼主题:许多新人以“比翼双飞”为婚礼主题,寓意婚姻美满
品牌营销:某珠宝品牌推出“比翼双飞”系列对戒,借用传统文化提升产品内涵

4. 常见误解辨析

误认为出自《长恨歌》:虽然白居易的诗句广为人知,但源头仍是《诗经》。
混淆“比翼鸟”与“连理枝”:前者指双鸟共飞,后者指树木枝干相连,常被并列使用。

5. 总结

“比翼双飞”源自《诗经》,经后世文学加工后成为爱情与和谐的经典符号。其跨时代的生命力体现在文学、民俗乃至商业领域,是中华文化中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左传散文中的诗有哪些?史传文学的诗意笔触

    《左传》散文中的诗有哪些?史传文学的诗意笔触 一、《左传》中的诗歌引用与诗意表达 《左传》作为先秦史传文学的典范,不仅以叙事见长,更通过大量引用《诗经》和创造性的诗意笔触,赋予历史事件以文学感染力。其诗歌运用主要分为两类:1. 直接引《诗》:人物对话中引用《诗经》以证理或讽喻。2. 诗意化的叙事语言: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使散文具有诗歌的凝练与意境。 重点案…

    2025年4月24日
    1370
  • 常见的诗派有哪些流派?从山水田园到朦胧诗的创作谱系

    中国诗歌流派谱系:从山水田园到朦胧诗的创作脉络 # 一、古典诗歌的主要流派 ## 1.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陶渊明(东晋)、王维(盛唐)、孟浩然(盛唐)创作特点:以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追求意境空灵与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典型案例:– 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山居秋暝》:…

    2025年5月8日
    1130
  • 如果为宋词名篇制作短视频哪些场景和词句最具画面感?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为宋词名篇制作短视频场景与词句选择的专业文章。 — # 当宋词遇见短视频:名篇中极具画面感的场景与词句解析 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将古典宋词与动态的短视频结合,是传承经典、激活审美的新路径。宋词本身具有高度的画面感、音乐性和情感张力,这与短视频追求视觉冲击、情绪共鸣的核心不谋而合。关键在于,如何从浩瀚词海中,精准提炼出那些最适合视…

    2025年11月2日
    230
  • 刘过《唐多令》的“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如何写尽漂泊?

    刘过《唐多令》中的漂泊意识解析 “柳下系船犹未稳”的时空张力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通过三个时空维度的叠加,构建出漂泊者特有的生命体验。系船未稳的瞬时动态、屈指可数的短暂驻留、循环往复的岁时更迭,共同形成多维度的漂泊书写。这种艺术手法在宋代羁旅诗词中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深入剖析。 一、空间维度的漂…

    2025年11月4日
    190
  • 王安石写周瑜的诗有哪些?在历史人物中感受诗意评价

    王安石笔下的周瑜:历史人物与诗意评价 王安石与周瑜的诗意联结 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歌以“理性深沉”著称。他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往往寄托了自身的政治理想与人生感悟。周瑜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以“雄姿英发”的形象深入人心,王安石在诗中对其多有提及,展现了独特的历史视角与诗意评价。 王安石涉及周瑜的诗作 目前可考的王安石诗中,直接提及周瑜的作品…

    2025年6月1日
    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