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出自哪首诗?

乘风破浪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乘风破浪”典出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原句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诗写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抒发了诗人虽遭政治挫折,仍对未来充满豪情壮志的胸襟。

原诗节选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诗句解析与象征意义

1. “长风破浪”
– 化用南朝宗悫(què)“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象征突破困境、实现抱负
重点内容:李白以“破浪”表达对未来的无畏信心,暗含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云帆”指高耸的船帆,“沧海”喻指广阔天地,整体意象展现宏大的理想境界

三、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启示

案例1:企业品牌精神

比亚迪“乘风破浪”系列车型
品牌借用此典故命名“汉EV·乘风破浪版”,传递创新突破、勇往直前的品牌价值观,契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开拓精神。

案例2:个人成长激励

俞敏洪演讲引用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多次引用此句,鼓励青年“在逆境中保持信心”,例如在《开讲啦》节目中强调:“人生总有冰塞川的时候,但破浪之心不可丢。

四、文化影响与延伸

成语“乘风破浪”
现代汉语中已固定为成语,形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常见于励志语境(如体育竞赛、创业故事)。
跨文化传播
日本动漫《海贼王》中“驶向伟大航路”的意象,与“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东方文化对“冒险精神”的共同推崇。

结语

李白的“乘风破浪”不仅是诗句,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符号之一。从个人奋斗到集体叙事,其传递的乐观与韧性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哪首诗?

    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二月垂杨未挂丝”出自唐代诗人张敬忠的《边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早春景象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边关与内地的气候差异。 重点内容:该诗创作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当时张敬忠以监察御史身份巡边,目睹边塞春迟之景有感而作。 二、全诗内容与赏析 《边词》全文:“`五原春色旧…

    2025年6月24日
    1020
  • 亚洲有哪些诗?东方诗韵的多元呈现

    亚洲有哪些诗?东方诗韵的多元呈现 一、亚洲诗歌的多元文化背景 亚洲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从中国的古典诗词到日本的俳句,从印度的梵语诗歌到波斯的神秘主义诗篇,亚洲诗歌在形式、主题和美学上各具特色。 重点内容:亚洲诗歌不仅是文学表达,更是哲学、宗教与社会生活的缩影。例如,中国的《诗经》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风貌,而印度…

    2025年4月19日
    1270
  • 诗仙、诗圣、诗鬼、诗魔……这些称号是怎么来的?

    诗仙、诗圣、诗鬼、诗魔:唐代诗人的称号源流与文化意涵 一、诗人称号的文化现象 唐代作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众多独具风格的诗人。这些别称并非官方封号,而是后世根据诗人创作风格、人生经历和精神特质逐渐形成的共识。这种命名传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以号论人”的批评方式,成为中华诗学的重要遗产。 二、诗仙李白:谪仙人的浪漫传奇 (一)称…

    3天前
    40
  • 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有何寄托?

    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的深层寄托探析 一、词作背景与文本结构 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创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杭州任上,时值新旧党争激烈时期。全词通过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上阕以”幽独美人”意象展开,下阕以”榴花不群”承接,形成独特的象征体系。 文本关键意象对照表:| 意象群 | 表层含义 | 深层象…

    2025年10月29日
    350
  • 现代诗借物喻人有哪些诗?在物象中寻找人性的倒影

    现代诗借物喻人:在物象中寻找人性的倒影 一、借物喻人的诗歌传统与现代表达 借物喻人是中国诗歌的经典手法,现代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陌生化意象和隐喻重构,赋予物象更复杂的人性映射。现代诗人常以自然物、日常器物为载体,揭示人类情感的隐秘角落或社会现实的荒诞性。 二、经典案例分析:物象与人性的互文 1. 海子《亚洲铜》——土地与民族根性 重点内容:> &…

    2025年6月1日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