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暮云出自哪首诗?

春树暮云的出处及文学赏析

一、春树暮云的原始出处

“春树暮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日忆李白》,全诗如下: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重点解析

1. 该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是杜甫在渭北(今陕西一带)思念江东(今江浙地区)好友李白时所作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通过空间对举手法,渭北的春树与江东的暮云形成时空呼应
3. 后经演变简化为成语”春树暮云“,成为思念远方友人的经典意象

二、文学演变与典型案例

1. 成语化过程

宋代《太平御览》首次将这两句诗简化为”春树暮云”四字,明代《成语考》正式收录为成语,形容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2. 实际应用案例

古典文学
清代纳兰性德《金缕曲·寄梁汾》中”记取春树暮云句“,直接化用杜甫原典表达对友人顾贞观的思念。

现代创作
2021年央视纪录片《李白》第四集,以”春树暮云:杜甫的守望“为题,用该意象诠释李杜友谊。

文化衍生
杭州”春树暮云”文创茶具套装(2023年浙博出品),将诗句转化为茶器上的山水纹样,体现传统意象的现代转化。

三、意象的审美特征

| 意象元素 | 象征意义 | 艺术效果 |
|———|———-|———-|
| 春树 | 生命力的守望 | 空间凝固感 |
| 暮云 | 变幻的思绪 | 时间流动感 |
| 南北对举 | 友情的超越性 | 意境开阔性 |

重点结论:这一组合成功创造了”思念的共时性空间“,使不同时空的景物通过情感联结形成艺术统一体。

四、比较文学视角

与西方”云树之思“(Arbor-nubila motif)的比较:
– 相似性:均以自然物象寄托思念
– 差异性:
中国:强调”树”的扎根坚守与”云”的飘渺无常(阴阳互补)
西方:更侧重树与云的对抗关系(如但丁《神曲》中云遮望眼意象)

该比较显示春树暮云典型体现了中国美学”物我交融“的特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诗含有月的诗句有哪些?诗词中的婵娟意象

    诗词中的“月”与“婵娟”意象探析 一、诗中含有“月”的经典诗句 “月”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意象之一,常象征思念、孤寂、永恒或高洁。以下为代表性案例: 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月触发游子思乡之情,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 2.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通过月的普照性…

    2025年4月13日
    1090
  •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是辛弃疾婉约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南宋时期,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词人孤高淡泊的情怀。 关键信息: – 词牌名:青玉案– 标题:元夕(元宵节)– 全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2025年6月26日
    830
  • 带盏字的四字词语,你能想到哪些?

    🤔 带“盏”字的四字词语还挺多的呢,比如“翻盏撒钹”、“传杯送盏”、“三杯两盏”、“传杯换盏”、“盏茶浅抿”、“推杯换盏”、“洗盏更酌”、“把盏言欢”、“弄盏传杯”、“温凉玉盏”、“一盏离愁”、“一盏茶时”等等。📚 这些词语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置身于古代的酒宴之中,感受那份热闹与欢愉呢!🎉

    2024年10月11日
    2290
  •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掉牙齿,是健康警示还是心理焦虑?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掉牙齿:是健康警示还是心理焦虑? 梦境解析的文化背景 周公解梦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梦境解释体系,其中”掉牙齿”是高频梦境之一。在《周公解梦》原典中记载:”梦见齿落,凶,损财;齿更者,主添寿“,但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研究揭示了更复杂的解读维度。 医学视角:可能的健康警示 临床研究表明,反复梦见牙齿脱落…

    2025年5月20日
    1160
  • 嶷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地名专用字发音考证

    嶷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地名专用字发音考证 一、“嶷”字的基本信息 “嶷”(拼音:yí)是一个典型的地名专用字,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主要出现在历史地名或特定地域名称中。其核心含义与山势高峻、地形险要相关,属于形声字,从“山”部,“疑”声。 重点提示:– 标准普通话读音:yí(第二声)– 常见误读:因字形与“疑”相似,常被误读为ní或…

    4天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