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暮云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春树暮云的出处及文学赏析

一、春树暮云的原始出处

“春树暮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日忆李白》,全诗如下: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重点解析

1. 该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是杜甫在渭北(今陕西一带)思念江东(今江浙地区)好友李白时所作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通过空间对举手法,渭北的春树与江东的暮云形成时空呼应
3. 后经演变简化为成语”春树暮云“,成为思念远方友人的经典意象

二、文学演变与典型案例

1. 成语化过程

宋代《太平御览》首次将这两句诗简化为”春树暮云”四字,明代《成语考》正式收录为成语,形容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2. 实际应用案例

古典文学
清代纳兰性德《金缕曲·寄梁汾》中”记取春树暮云句“,直接化用杜甫原典表达对友人顾贞观的思念。

现代创作
2021年央视纪录片《李白》第四集,以”春树暮云:杜甫的守望“为题,用该意象诠释李杜友谊。

文化衍生
杭州”春树暮云”文创茶具套装(2023年浙博出品),将诗句转化为茶器上的山水纹样,体现传统意象的现代转化。

三、意象的审美特征

| 意象元素 | 象征意义 | 艺术效果 |
|———|———-|———-|
| 春树 | 生命力的守望 | 空间凝固感 |
| 暮云 | 变幻的思绪 | 时间流动感 |
| 南北对举 | 友情的超越性 | 意境开阔性 |

重点结论:这一组合成功创造了”思念的共时性空间“,使不同时空的景物通过情感联结形成艺术统一体。

四、比较文学视角

与西方”云树之思“(Arbor-nubila motif)的比较:
– 相似性:均以自然物象寄托思念
– 差异性:
中国:强调”树”的扎根坚守与”云”的飘渺无常(阴阳互补)
西方:更侧重树与云的对抗关系(如但丁《神曲》中云遮望眼意象)

该比较显示春树暮云典型体现了中国美学”物我交融“的特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残败荷花的凄凉,哪些诗句能表达?

    残败荷花的凄凉之美,在古诗词中得到了深刻的描绘。以下是一些能够表达残败荷花凄凉的经典诗句: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这句诗通过荷叶的生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愁绪与哀伤。 宋祁《秋塘败荷》:“去时荷出小如钱,归见荷枯意惘然。秋后渐稀霜后少,白头黄叶两相怜。”诗…

    2024年12月26日
    2140
  • 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首诗?

    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创作于其被贬黄州期间,借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抒发人生感慨。 重点内容:– 全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气势磅礴,以长江奔流比喻历史长河,引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此词被誉为“…

    2025年6月27日
    460
  • 有哪些关于夏天景物的诗?解码季节意象的审美密码

    解码季节意象的审美密码:夏天景物诗的经典案例与美学分析 一、夏天景物诗的核心意象 夏季在古典诗词中承载着独特的审美内涵,诗人常通过特定意象群构建季节氛围,主要分为三类:1. 自然气象意象:烈日、骤雨、蝉鸣、蛙声2. 植物生态意象:荷花、芭蕉、石榴、杨柳3. 人文活动意象:纳凉、采莲、午睡、赏萤 重点案例:– 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

    2025年6月22日
    370
  • 有哪些魔改了的诗?网络时代下的诗意解构

    网络时代下的诗意解构:魔改诗歌现象研究 一、魔改诗歌的定义与背景 魔改诗歌指通过对经典诗歌的词汇、句式或主题进行戏仿、重组或现代化改编,形成新的文本表达。这一现象源于网络文化的解构特性,既是对传统的挑战,也是大众参与文学创作的体现。 背景动因:– 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需求– 年轻群体对权威文本的戏谑态度– 社交媒体对“梗文化…

    2025年5月30日
    560
  • 红楼中王熙凤的诗有哪些?凤姐儿的诗词才华与人物塑造

    红楼中王熙凤的诗有哪些?凤姐儿的诗词才华与人物塑造 一、王熙凤的诗词作品概览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诗词作品极少,这与她“机关算尽”的管家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但仅有的几次“诗才”展现,却暗含深意: 1. “一夜北风紧”(第五十回) 这是王熙凤在芦雪庵联诗时的唯一一次作诗。她以一句通俗直白的“一夜北风紧”起头,众人赞其“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这句诗看似简单,却…

    2025年6月24日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