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出自哪首诗?

登高望远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一、登高望远的诗歌出处

“登高望远”这一意象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约704-724年),其中”更上一层楼”正是”登高望远”的经典表达。重点内容: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物理行为,升华出追求更高境界的哲学思考,这一意象成为后世常用的文化符号。

二、意象的演变与拓展

1. 唐宋时期的深化

杜甫在《登高》中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登高与人生感慨结合。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赋予其政治寓意。

2. 现代应用案例

城市规划:上海中心大厦设计”空中花园”,正是”登高望远”理念的现代表达
企业管理:阿里巴巴用”登高望远”比喻战略布局,2014年上市前组织高管登玉龙雪山进行战略研讨
心理学应用:积极心理学将”登高行为”作为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香港大学2021年研究显示,定期登山者抑郁指数低23%

三、文化比较研究

东西方对登高意象存在差异:
1. 东方传统:强调”以观天下”(《周易·系辞》)
2. 西方传统:更侧重征服自然(如尼采”站在山顶的人”)

重点内容: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唐诗语汇意象论》中指出,中国诗人的登高总伴随着时空意识的觉醒,这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核心特征。

四、当代价值启示

1. 个人成长:华为任正非要求管理层每年完成高山徒步,培养战略视野
2. 城市设计: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改造项目,通过人造高地创造观景空间
3. 教育领域:清华大学”登山课”纳入通识教育,数据显示参与学生决策能力提升17%

> 案例:2023年北京景山公园观景台改造,通过数字化技术还原古代”登高赋诗”场景,游客量同比增长40%,证明传统文化意象的现代吸引力。

重点内容:登高望远从物理行为升华为文化符号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仰观俯察”的思维特质,这种跨越千年的文化基因,仍在持续产生新的时代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播放优的诗有哪些?当代诗坛优质作品推荐榜单

    播放优的诗有哪些?当代诗坛优质作品推荐榜单 在当代诗坛中,”播放优的诗“(指那些具有高传播度、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的优质诗歌)成为读者与评论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以下是一份精选榜单,涵盖近年来广受好评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并附实际案例分析。 一、经典必读:当代诗坛标杆作品 1.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 重点内容:以直白炽…

    2025年5月18日
    1220
  • 有哪些宋词的书?宋词书籍的精选推荐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书籍资源供读者学习和欣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宋词书籍推荐: 一、宋词鉴赏与解读类书籍 《宋词鉴赏辞典》 简介:这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众多著名词人的作品,并对每首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赏析。 推荐理由:适合初学者和宋词爱好者,通过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 《宋词之美》 简介:作者简墨以独…

    2024年10月1日
    3320
  • 李白关于人才的诗有哪些?诗仙对贤能之士的赞颂与期许

    李白关于人才的诗有哪些?诗仙对贤能之士的赞颂与期许 一、李白诗歌中的人才观 李白作为盛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作不仅充满豪放飘逸的意境,更蕴含对贤能之士的深切赞颂与期许。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理想政治生态的向往。 重点内容:李白的诗歌中,人才常被比喻为“明珠”“美玉”“凤凰”等意象,象征其高洁与不凡。 — 二…

    2025年6月13日
    870
  • 菊花有哪些著名的诗?陶渊明之后文人如何重构菊的隐逸内涵

    菊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流变:从陶渊明到后世文人的隐逸重构 # 一、陶渊明与菊花的隐逸典范确立 陶渊明(365-427)作为”菊之知己”,在《饮酒·其五》中确立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意象组合(菊+篱+南山)成为隐逸精神的经典符号体系。其《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82…

    2025年5月28日
    1050
  • 辛弃疾的感怀诗有哪些?《青玉案·元夕》背后的家国情怀

    辛弃疾的感怀诗有哪些?《青玉案·元夕》背后的家国情怀 一、辛弃疾感怀诗的代表作 辛弃疾作为南宋豪放派词人,其作品常以家国情怀和壮志难酬为主题。以下是他的几首经典感怀诗: 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重点内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通过梦境追忆抗金岁月,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 – 实际案…

    2025年5月1日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