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出自哪首诗?

卷土重来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卷土重来”的诗歌出处

“卷土重来”这一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中借项羽兵败乌江的历史事件,批判其因一时失败而自刎的短视行为,提出若能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即”卷土重来”),仍有翻盘可能。

二、成语释义与历史背景

1. 释义:比喻失败后重新集结力量,试图恢复势力。
2. 历史关联
项羽乌江自刎: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突围至乌江后拒绝渡江,最终自刎。杜牧认为项羽错失”卷土重来”的机会。
杜牧的批判视角:唐代诗人常以史咏怀,杜牧通过此诗表达对韧性精神的推崇。

三、实际案例:商业与历史中的”卷土重来”

1. 商业案例:苹果公司1997年复兴
– 1996年苹果濒临破产,乔布斯回归后砍掉冗余产品线,推出iMac、iPod等创新产品,实现“卷土重来”,最终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2. 历史案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春秋时期,勾践战败后忍辱负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吴复国,是“卷土重来”的经典范本。

四、现代应用与启示

个人成长:失败后需学习杜牧倡导的“包羞忍耻”精神,如创业者多次迭代项目。
文化影响:该成语广泛用于体育(球队反败为胜)、政治(政党重新执政)等领域,强调韧性价值

结论:杜牧的诗句不仅记录历史,更成为激励后人永不言弃的文化符号,”卷土重来”的智慧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张炎的词论对后世有何影响?

    张炎的词论对后世有何影响? 一、张炎词论的核心主张 张炎(1248-1320)作为宋末元初重要词学家,在其著作《词源》中系统提出了”清空雅正“的审美标准。这一理论强调词作应当意境清朗、语言雅洁、格调高尚,反对俚俗粗鄙和过度雕琢。他特别推崇姜夔的词风,认为”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同时批评吴文英词&#82…

    5小时前
    20
  • 关于蝴蝶花的诗句,你听过哪些美丽的描述?

    关于蝴蝶花的诗句,有许多美丽的描述,展现了这种花卉的独特魅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陈淏子《花镜·花草类考·蝴蝶花》: 蝴蝶花类射干,一名乌霎。叶如蒲而短阔,其花六出,若蝶状。 明代孙继皋《题紫蝴蝶花》: 蝴蝶梦为花,花开幻蝴蝶。紫艳双纷翻,香心不可拾。 明代高濂《蝶恋花·蝴蝶花》: 蝶倦枝头飞不去。翅染青青陇头雨。为惜花开蜂蝶妒。梦断夕阳芳草路。 清代屈…

    2024年12月23日
    2370
  • 五颜四诗有哪些?色彩美学与诗意表达

    五颜六色与诗:色彩美学与诗意表达 一、五颜六诗的概念与起源 “五颜六诗”并非传统文学术语,而是现代学者对诗歌中色彩意象的概括性总结。它指诗人通过色彩词汇的运用,构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表达,形成独特的诗意美学。这一概念源于中国古代诗歌的“赋比兴”传统,尤其是“以色传情”的手法。 重点内容:色彩在诗中不仅是视觉描写,更是情感、文化、哲思的载体。例如:–…

    2025年5月30日
    1080
  • 桂树何团团是哪首诗?

    桂树何团团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桂树何团团”出自汉代乐府诗《董逃行》,是汉代民间流传的乐府古辞之一。该诗以游仙题材为背景,描绘了仙境中的奇异景象和长生不老的向往。 关键信息 – 朝代:汉代– 体裁:乐府诗– 主题:游仙、长生 — 二、原诗全文与解析 《董逃行》(节选) >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

    2025年7月1日
    1190
  • 宋代“题画词”如何实现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跨媒介互动?

    宋代“题画词”的跨媒介互动: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交融 引言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题画词作为文学与绘画的交叉领域,实现了文字与图像两种不同媒介形式的深度互动。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拓展了词体的表现空间,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跨媒介审美体验。 题画词的跨媒介特性 媒介转换的审美机制 题画词本质上是一种“转译”过程——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艺术。这种转换不是简单的描述…

    2025年11月2日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