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出自哪首诗?

白衣卿相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白衣卿相”的原始出处

“白衣卿相”这一典故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该词创作于柳永科举落第后,全词如下: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 何须论得丧。
>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 青春都一饷。
>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柳永初次科举落第后所作,表达了对功名的蔑视与文人傲骨
2. 核心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布衣(白衣)身份自比朝中高官(卿相)
3. 文化反抗:通过将民间词人地位与朝廷卿相并列,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

二、历史演变与典故应用

(一)文学史上的典型案例

1. 《喻世明言》第十二卷
– 记载柳永”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的民间评价
– 印证”白衣卿相”在市民阶层中的实际影响力

2. 元代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 关汉卿以戏剧形式再现柳永形象
– 剧中将”白衣卿相”与”红粉佳人”并置,强化文化符号

(二)近现代应用案例

1.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 以”白衣卿相”喻指明末清初的布衣文人
– 揭示知识分子的精神独立价值

2. 网络文学《琅琊榜》
– 梅长苏的”江左盟主”形象暗合”白衣卿相”原型
– 展现民间权威与朝廷权力的博弈关系

三、文化学解读

核心象征意义

1. 士人精神的另类表达
– 传统路径:科举入仕→成为卿相
– 柳永路径:民间创作→获得社会认可权威

2. 市民文化崛起的标志
– 反映宋代商品经济下文化权力下移现象
–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柳永词在当时”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3. 知识分子身份焦虑的解决方案
– 提供除”学而优则仕”外的价值实现途径

四、学术争议点

1. 词学争议
–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其”词语尘下”
– 现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肯定其”开拓词境”

2. 历史真实性讨论
– 有学者指出”白衣卿相”可能源自唐代”白衣公卿”典故
– 但公认柳永使其成为固定文化意象

结语

“白衣卿相”从一首落第词中的自况之语,演变为中国文化的经典意象,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权力结构的深刻变迁。这一概念不仅为理解柳永个人创作提供钥匙,更是观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多元价值选择的重要窗口。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红豆生南国哪首诗?

    红豆生南国:王维《相思》的诗意与经典赏析 一、诗歌原文与背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又名《江上赠李龟年》。红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思象征,被王维赋予深情,成为千古名句。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意象选择: – 红豆:又名“相思子”,产于南方,色泽鲜红如血,古人常以此寄托…

    2025年6月28日
    710
  • 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哪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全诗如下: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诗歌解析 1. 创作背景 – 时间:约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 地点:诗人滞留…

    2025年6月24日
    980
  • 惜时的诗有哪些古诗名篇?从《长歌行》到现代诗的时间哲学

    惜时的诗有哪些古诗名篇?从《长歌行》到现代诗的时间哲学 一、古代诗歌中的惜时名篇 中国古代诗歌中,惜时主题贯穿始终,诗人常通过自然意象和人生感悟表达对时间的珍视。以下是几首经典作品: 1. 《长歌行》(汉乐府) 重点内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千古名句,直接点明珍惜青春时光的紧迫性。全诗以“朝露易晞”“百川东到海”等意象,比喻时间一去不返。 2. 陶渊…

    2025年5月8日
    1000
  • 不知其可也,何以评价一个人?

    “不知其可也”这一表达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原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行。这句话强调了诚信对于个人品行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么他的行为将变得不可预测,难以让人信赖。 在评价一个人时,“不知其可也”可以引申为对一个人未来行为或品质的担忧和疑虑。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语表现出明显的不诚…

    2025年1月1日
    2860
  • 关于诗的标语有哪些?“诗歌不死”:当代诗歌运动的口号与精神

    关于诗的标语有哪些?“诗歌不死”:当代诗歌运动的口号与精神 一、诗歌标语的多元表达 诗歌标语是诗歌精神的浓缩体现,既传递创作理念,也反映时代思潮。以下是几种典型类型: 1. 经典传承型 –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 –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2. 现代先锋型 – “诗歌是语言的起义”(北岛) – “…

    2025年5月11日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