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暮雪出自哪首诗?

千山暮雪出自哪首诗?

1. 出处解析

“千山暮雪”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句为:
>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此词是元好问为殉情的大雁所作,以“千山暮雪”描绘苍茫寂寥的景色,隐喻孤独与悲壮,成为千古名句。

2. 背景与意义

创作背景:元好问16岁时赴试途中,遇猎人射杀一雁,另一雁悲鸣投地而死。诗人感其深情,买下双雁合葬于汾水畔,并作此词。
文学价值:词中通过“千山暮雪”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结合,开创了“雁丘”这一文学母题,后世多用于象征忠贞爱情。

重点内容:该词被誉为“中国古代动物叙事诗的巅峰之作”。

3. 实际案例:现代引用

影视作品:电视剧《千山暮雪》直接引用此句为名,剧情围绕虐恋展开,呼应原词意境。
学术研究:学者李修生指出,“千山暮雪”的意象被后世广泛化用,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此例证“无我之境”。

4. 延伸知识

– 原词全文见《遗山乐府》,收录于《全元词》。
– 类似意象: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亦以“千山”表孤寂,但侧重隐逸,与元词情感迥异。

重点内容:对比阅读可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山雪”意象的多元表达


通过解析“千山暮雪”的出处与影响,可见元好问以物喻情的高超笔力,其文化生命力延续至今。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1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葬花吟的诗有哪些版本?红楼梦外的落花情结

    葬花吟的诗有哪些版本?红楼梦外的落花情结 一、《葬花吟》的版本流变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代表诗作,但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文本中,诗句存在细微差异。以下是主要版本对比: 1. 甲戌本(1754年) – 现存最早版本,诗句较简朴,如“花谢花飞飞满天”一句,后改为“花谢花飞花满天”。 – 案例:甲戌本中“红消香断有谁怜”未出现,后由…

    2025年5月8日
    1480
  • 姚燧《凭阑人·寄征衣》如何刻画思妇的矛盾心理?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姚燧《凭阑人·寄征衣》如何刻画思妇矛盾心理的专业分析文章。 姚燧《凭阑人·寄征衣》:尺素方寸间的千钧矛盾 元散曲大家姚燧的《凭阑人·寄征衣》,以其前所未有的精炼笔法,勾勒出一位思妇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绪。全曲仅二十四字,却如一枚精神世界的切片,在“寄征衣”这一日常举动中,将女主人公理智与情感、个体关怀与生存现实的剧烈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

    2025年11月2日
    240
  • 宋代僧侣道士创作的词有哪些独特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宋代僧侣道士创作词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宋代僧侣与道士的词作,作为宗教文化与文人文学交融的独特产物,在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上均展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些作品既承载了宗教超脱的精神追求,又融入了世俗情感与自然意象,形成了“方外之趣”与“人间之情”的辩证统一。以下从思想与艺术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一、思想特色:宗教超越与生命哲思的融合 1. “空寂之境”…

    2025年11月2日
    210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如何展现“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展现 一、词作背景与主题定位 苏轼于熙宁八年(1075年)任密州知州时创作的这首词,正值北宋积弱、边患频发之际。词人通过记录一次声势浩大的围猎活动,以“老夫聊发少年狂”为全词定调,在四十岁的年纪自称“老夫”,却以“少年狂”的姿态展现其豪迈气概,形成强烈的张力与艺术效果。 二、豪情意象的多维建构 2.1 自我形…

    2025年10月21日
    370
  • 虎年贺岁诗有哪些?精选佳作传递吉祥祝福

    虎年贺岁诗有哪些?精选佳作传递吉祥祝福 一、虎年贺岁诗的文化内涵 虎年贺岁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表达形式,以虎为意象,传递勇猛、吉祥、驱邪的寓意。虎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象征力量与权威,贺岁诗常结合新春祝福,体现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二、经典虎年贺岁诗精选 1. 传统古诗 《壬寅虎年贺岁》(佚名)> 虎啸山林万象新,> 春风送暖福临门。&gt…

    2025年4月22日
    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