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是哪首诗?

七步成诗是哪首诗?

什么是“七步成诗”?

“七步成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典故,源自三国时期曹植的故事。传说魏文帝曹丕为打压弟弟曹植,命其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处死。曹植凭借过人才华,在七步内完成《七步诗》,展现了急智与文采。这一典故后成为才思敏捷的代名词。

《七步诗》的原文与版本

历史上流传的《七步诗》主要有两个版本,差异在于诗句数量:

版本一(四句版):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六句版):

>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重点内容:四句版更为简洁流传,而六句版细节更丰富,但核心思想一致——以“豆与萁”比喻兄弟相残。

历史背景与典故真实性

1. 出处: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但《三国志》未记载,可能为后世演绎。
2. 曹植的处境:曹丕继位后,对曹植多次打压,如“监国谒者”诬告事件,故兄弟矛盾确有史实依据。
3. 文学价值:无论是否真实发生,此诗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讽喻兄弟阋墙的经典。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改编

1. 教育领域:常被用作语文教材案例,教导学生比喻手法与历史典故。
– 例如:人教版小学课本选用四句版,辅以漫画解释“同根生”的寓意。
2. 商业隐喻:有企业管理者引用此诗,警示团队内斗的危害(如“豆萁”代指部门竞争)。
3. 影视改编
–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曹植七步成诗的场景被艺术化呈现,强化戏剧冲突。

结论

《七步诗》虽可能经过文学加工,但其语言艺术与思想深度历久弥新。它不仅是曹植才华的见证,更成为中国文化中反对内耗、珍视亲情的象征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诗鬼李贺,为何27岁便英年早逝?

    诗鬼李贺:为何27岁便英年早逝? 一、引言:天才的陨落 李贺(790-816),中唐著名诗人,因其诗中常现鬼魅意象而被誉为”诗鬼”。这位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的奇才,却在27岁的盛年猝然离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悲剧之一。 二、多重因素交织的早逝之谜 1. 先天体弱与家族遗传 李贺出身唐宗室旁支…

    2025年10月25日
    340
  • 杜甫的诗有哪些古诗?诗史全集中的十大经典

    杜甫的诗有哪些古诗?诗史全集中的十大经典 一、杜甫诗歌概述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同时兼具高超的艺术成就。 二、杜甫古诗分类 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主要包括:1. 社会写实诗:如《三吏》《三别》,揭露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2. 山水田园诗:如…

    2025年5月8日
    1320
  • 唐诗与宋诗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唐诗与宋诗的本质区别 一、核心差异概述 唐诗以情韵取胜,宋诗以理趣见长。这一本质区别源于两个朝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唐代国力强盛、社会开放,诗人更注重情感抒发与意境营造;宋代崇文抑武、理学兴盛,诗人更追求思辨深度与学问积淀。 二、具体差异分析 # 情感表达方式 唐诗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形成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2025年10月21日
    310
  • 《杀狗记》“孙荣杀狗劝夫”如何促进兄弟和好?

    《杀狗记》“孙荣杀狗劝夫”对兄弟和好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戏剧冲突与家庭伦理的构建 《杀狗记》通过孙荣夫妇设计“杀狗劝夫”的情节,展现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崩坏与重建过程。核心冲突聚焦于兄弟失和与家庭责任缺失,孙华因结交损友而驱逐胞弟孙荣,导致传统“长兄如父”伦理关系的断裂。剧中通过三个关键转折推动和解:孙华遭友人背叛的认知觉醒、杀狗计策制造的道德震慑、兄弟共担“命…

    2025年11月2日
    230
  • 题画诗有哪些竹子特点?竹子意象在题画诗中的象征

    题画诗中竹子的艺术特点与意象象征 # 一、题画诗中竹子的艺术特点 # 1. 形态的简练与神韵的突出 题画诗中的竹子常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其形态,强调“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画家通过疏密、虚实的变化表现竹子的挺拔与灵动,而诗人则用语言补足画中未尽之意。例如:>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2025年5月31日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