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有两首诗有哪两首?

Random Image

绝句的两首经典诗作

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为四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在众多绝句中,有两首尤为著名,分别是杜甫的《绝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 杜甫《绝句》

重点内容: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美景,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前两句通过“黄鹂”“白鹭”的意象,勾勒出 vibrant 的春日画面。
后两句由近及远,从“窗含雪”到“门泊船”,体现了空间的辽阔感。

2. 王之涣《登鹳雀楼》

重点内容:这首诗以壮阔的笔触抒发了登高望远的豪情,是唐代绝句的典范之作。

原文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赏析
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的壮丽景象。
后两句寓理于景,“更上一层楼”成为激励人们追求进步的经典名句。

实际案例对比

| 诗作 | 主题 | 名句 | 艺术特色 |
|————–|————|——————–|————————|
| 杜甫《绝句》 | 春日美景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细腻生动,画面感强 |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登高抒怀 | 更上一层楼 | 气势磅礴,哲理深刻 |

这两首诗虽同为绝句,但风格迥异,杜甫以写景见长,王之涣以哲理取胜,共同展现了绝句艺术的丰富性。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 哲理诗的结构有哪些?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时空架构

    哲理诗的结构解析与时空架构研究 ——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为例 一、哲理诗的基本结构 哲理诗是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哲学思考的文学体裁,其结构通常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 意象层:通过具体物象(如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引发联想。2. 情感层: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为哲理铺垫情绪基础。3. 哲理层:由具象升华至抽象,揭示普遍性的人生或宇宙规律。 典型结构模式:&#821…

    2025年5月1日
    930
  • 屈原的诗句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句中充满了对国家、人民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强烈情感。以下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屈原诗句: 1. 展现个人理想与追求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离骚》,表达了屈原在追求真理和理想道路上的坚定和执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同样出自《离骚》,展现了屈原对心中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面临…

    2024年12月27日
    1730
  • 有哪些关于西湖的诗?诗词中的西湖十景

    诗词中的西湖十景:文学与自然的交融 一、西湖的诗意传统 西湖作为中国文化景观的代表,自古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题咏。从唐宋至明清,诗词中的西湖既是自然风光的写照,更是文人情感的寄托。 重点内容:白居易、苏轼、杨万里等诗人均留下经典诗作,其中“西湖十景”更成为诗词创作的固定意象。 — 二、西湖十景的诗词案例 1. 苏堤春晓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gt…

    2025年4月11日
    1150
  • 处处闻啼鸟是哪首诗啊?

    处处闻啼鸟是哪首诗啊? 1. 诗歌出处 “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是五言绝句,描绘了春日清晨的生机勃勃景象,语言清新自然,广为传诵。 原诗全文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重点内容解析 – “处处闻啼鸟”:通过听觉描写春日的喧闹,展现大自然的活力。– 对比手法:前两句写“鸟啼…

    2025年7月1日
    830
  • 类似“不三不四不成样子”的成语有哪些?

    类似“不三不四不成样子”的成语有很多,它们通常都具有ABAC式的重叠结构,且多用来形容某种不伦不类、不成体统或状态不佳的情形。以下是一些类似的成语: 不伦不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不稂不莠:稂和莠都是田里的野草,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不死不活:形容事物没有生气或活力,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 不修边幅: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

    2024年11月27日
    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