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过山门出自哪首诗?

蝴蝶过山门出自哪首诗?

重点内容

“蝴蝶过山门”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句诗并非原句,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的意象,常用于形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意境。

原诗解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全文: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核心意象
1. “东风无力百花残”:暗喻时光易逝。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象征执着的情感。
3. “蝴蝶过山门”的关联:后人将“蝴蝶”与“蓬山”(仙境)结合,衍生出“蝴蝶飞越山门”的意象,表达对超脱现实的向往。

实际案例:文化作品中的引用

1. 影视剧《鹤唳华亭》
– 剧中引用“蝴蝶过山门”比喻主角命运的转折,暗合李商隐诗中“蓬山”的仙境意象。
2. 现代诗歌创作
– 诗人席慕蓉在《时光九篇》中化用此意象,写道:“蝴蝶飞不过沧海,却翻过了岁月的山门”,进一步延伸了原诗的哲理性。

总结

“蝴蝶过山门”虽非李商隐原句,但其灵感源于《无题》中对时光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这一意象在当代文化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古典诗歌的持久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燕衔泥筑巢,何以体现自然之美?

    燕衔泥筑巢,这一自然现象深刻地体现了自然之美,其美之所在可以从多个维度来阐述: 生命活力的展现: 燕子作为一种迁徙鸟类,它们选择适宜的地点筑巢繁衍后代,是生命延续和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象征。 燕衔泥筑巢的行为,展示了燕子对生命的执着和追求,以及它们适应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自然和谐的体现: 燕子筑巢时,会选择安全、隐蔽且便于觅食的地方,这体现了它们与自然环…

    2025年1月5日
    2060
  • 杜牧的江南春,描绘了怎样的盛世画卷?

    杜牧《江南春》:一幅烟雨楼台中的盛世长卷 # 一、泼彩千里的视觉奇观 开篇四字”千里莺啼绿映红”以宏观视角构建色彩交响,诗人用”千里”尺度突破画面局限,将读者视线引向无限延展的江南天地。其中”绿映红”的色彩对照尤为精妙——春水碧波倒映灼灼桃杏,垂柳翠色晕染杜鹃嫣红,这种动态的色彩交融恰似…

    4天前
    50
  • 宋词中体现的“宋代美学”其核心特质是什么?

    宋词中体现的“宋代美学”其核心特质探析 宋代美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高峰,在宋词这一文学体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核心特质可概括为“雅俗交融”“内敛深沉”“意境营造”与“理趣共生”四大维度,共同构成了宋代独特的审美范式。 一、雅俗交融:士大夫审美与市井趣味的共生 宋代士大夫通过“以俗为雅”的创作手法,将日常生活场景提升至艺术境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2025年11月2日
    300
  • 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哪一首诗?

    拔剑四顾心茫然:出自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 “拔剑四顾心茫然”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这是李白组诗《行路难》三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离开长安之时,抒发了诗人政治失意后的苦闷与彷徨。 全诗内容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2025年7月1日
    1360
  •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作有哪些值得品味的?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作以其深邃的哲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快乐哲学观而著称,以下是一些值得品味的诗作: 一、《山村咏怀》 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简析:此诗用数字串联起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村风景画,语言质朴自然,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二、《月到梧桐上吟》 诗句:“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院深…

    2024年12月14日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