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爱鲈鱼美是哪一首诗?

但爱鲈鱼美: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但爱鲈鱼美”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诗如下: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通过对比食客对鲈鱼的喜爱渔夫捕鱼的艰辛,揭露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不易,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本思想。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但爱鲈鱼美”的象征意义
– 表面写食客对鲈鱼美味的追求,实则暗讽社会对劳动成果的盲目享受,而忽视背后的付出。
标红案例:现代社会中,消费者追捧高价海鲜(如蓝鳍金枪鱼),却很少关注渔民在远洋捕捞中的风险,与诗中主题高度契合。

2.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往来人”的悠闲与“一叶舟”的险境形成强烈反差。
– 语言简洁:仅20字,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

三、实际应用案例

教育领域:该诗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用于培养同理心。例如,某小学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渔夫与食客”的角色扮演,理解劳动价值。
社会议题:环保组织引用此诗,呼吁关注过度捕捞问题,强调享受自然资源时应心怀敬畏。

四、延伸思考

范仲淹的其他作品(如《岳阳楼记》)同样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建议结合阅读以深入理解其思想体系。

结语:这首诗虽短小,但跨越千年仍具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美味”背后的故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关于红军诗配画有哪些?红色诗歌与视觉艺术的革命叙事

    红军诗配画:红色诗歌与视觉艺术的革命叙事 一、红军诗配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 红军诗配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造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将红色诗歌与视觉艺术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革命思想、鼓舞士气。这种形式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功能,还体现了革命美学的独特魅力。 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军诗配画广泛出现在宣传画、墙报、木刻版画中,成为动员…

    2025年6月24日
    1170
  • 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的哪首诗?

    李白诗歌中的“对影成三人”出自哪首诗? 重点内容 “对影成三人”这一经典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全诗通过月、影、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孤独中自得其乐的浪漫情怀,是李白“豪放飘逸”诗风的典型代表。 — 诗歌全文及背景分析 原诗内容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

    2025年6月24日
    710
  • 歌诗达邮轮有哪些?邮轮品牌与诗歌文化的跨界

    歌诗达邮轮有哪些?邮轮品牌与诗歌文化的跨界探索 一、歌诗达邮轮品牌概览 歌诗达邮轮(Costa Cruises)是欧洲领先的邮轮品牌,隶属于全球最大的邮轮集团嘉年华(Carnival Corporation)。其船队以意大利风情和艺术设计为核心特色,主要航线覆盖地中海、加勒比海、亚洲等地区。以下是其代表性邮轮:1. 歌诗达威尼斯号(Costa Venezia…

    2025年5月16日
    1190
  • 唐诗中的“春天”如何同时承载生命欢欣与时光易逝的感叹?

    唐诗中的春天:生命欢欣与时光易逝的双重意象 在唐诗的美学体系中,春天不仅是自然季节的轮回,更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生命哲思。唐代诗人通过精妙的艺术手法,将春天构建为一个充满矛盾张力的意象复合体——既承载着万物复苏的生命欢欣,又寄托着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感叹。这种双重性恰恰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时空观与生命意识。 一、春天的生命礼赞:万物复苏的欢欣叙事 1.1 生…

    2025年11月9日
    120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样刻画相思情态?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何刻画相思情态的专业分析文章。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论李清照对相思情态的三重精妙刻画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的这句词,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其无与伦比的细腻与深刻,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描绘相思之情的巅峰之笔。它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依旧撼动人心,在于其…

    2025年10月21日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