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爱鲈鱼美是哪一首诗?

但爱鲈鱼美: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但爱鲈鱼美”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诗如下: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通过对比食客对鲈鱼的喜爱渔夫捕鱼的艰辛,揭露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不易,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本思想。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但爱鲈鱼美”的象征意义
– 表面写食客对鲈鱼美味的追求,实则暗讽社会对劳动成果的盲目享受,而忽视背后的付出。
标红案例:现代社会中,消费者追捧高价海鲜(如蓝鳍金枪鱼),却很少关注渔民在远洋捕捞中的风险,与诗中主题高度契合。

2.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往来人”的悠闲与“一叶舟”的险境形成强烈反差。
– 语言简洁:仅20字,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

三、实际应用案例

教育领域:该诗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用于培养同理心。例如,某小学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渔夫与食客”的角色扮演,理解劳动价值。
社会议题:环保组织引用此诗,呼吁关注过度捕捞问题,强调享受自然资源时应心怀敬畏。

四、延伸思考

范仲淹的其他作品(如《岳阳楼记》)同样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建议结合阅读以深入理解其思想体系。

结语:这首诗虽短小,但跨越千年仍具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美味”背后的故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我想看孟郊的诗有哪些?系统梳理孟东野的诗歌世界

    孟郊诗歌系统梳理:探寻孟东野的诗歌世界 一、孟郊诗歌创作概况 孟郊(751-814),字东野,中唐著名诗人,与韩愈并称”韩孟”,其诗以奇崛险怪著称。现存诗歌500余首,收录于《孟东野诗集》。苏轼评价其”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点明其诗歌的深刻情感特质。 二、核心题材分类 1. 寒士悲歌 代表作《秋怀》:&#8…

    2025年6月4日
    790
  • 有哪些写桥的诗?诗词中的桥梁意象

    诗词中的桥梁意象:连接与超越的象征 桥梁在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桥梁在中华诗词中不仅是实用建筑,更是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意象。作为连接两岸的通道,桥梁常被赋予以下象征意义:– 沟通与联系:打破地理隔阂,连接人际情感– 过渡与转变:象征人生阶段的转换(如《枫桥夜泊》的时空过渡)– 坚韧与奉献:默默承受重压的奉献精神(如&#82…

    2025年4月10日
    1860
  • 贬官诗有哪些?仕途沉浮中的文人心绪

    贬官诗有哪些?仕途沉浮中的文人心绪 一、贬官诗的定义与背景 贬官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因政治失意、仕途受挫而被贬谪后创作的诗歌。这类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愤懑、家国情怀、自然山水的复杂情感,成为文人抒发心绪的重要载体。贬官现象在唐代至宋代尤为突出,如柳宗元、苏轼等大家均因贬谪留下传世名篇。 二、贬官诗的核心主题 1. 怀才不遇的愤懑 如李白《行路难》中“大道如青天,我…

    2025年4月19日
    1480
  • 苏武题材诗歌中的气节颂歌:文天祥如何续写忠魂?

    苏武题材诗歌中的气节颂歌:文天祥如何续写忠魂? 一、苏武题材的文学传统与精神内核 苏武牧羊的故事自汉代以来成为忠贞气节的象征,历代文人通过诗歌赞颂其“北海牧羊十九年,节旄尽落心不变”的精神品格。这一题材的核心在于:1. 民族气节的坚守(面对威逼利诱不改其志)2. 文化认同的象征(以汉节为精神图腾)3. 时间考验的隐喻(通过漫长苦难凸显人格力量) 典型案例:唐…

    2025年4月16日
    1220
  • 过竹万竿斜是哪首诗?

    过竹万竿斜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过竹万竿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全诗如下: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关键点解析 1. 作者:李峤(644—713),初唐诗人,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2. 主题:通过自然现象“风”的描写,展现其无形却有力的特性。3. 名句:“入竹万竿斜”(部分版本…

    2025年6月26日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