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收蓟北是哪首诗?

忽闻收蓟北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忽闻收蓟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当时持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杜甫在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听闻唐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捷报,欣喜若狂而作。

重点内容
– 该诗被后人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因其一反杜甫沉郁顿挫的常态,充满奔放的喜悦之情。
“蓟北”指安史叛军的老巢(今河北北部),收复此地标志着叛乱平定。

二、全诗原文与注释

“`plaintext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重点注释
1. “剑外”:指四川剑门关以南,杜甫当时流寓之地。
2. “漫卷诗书”:胡乱卷起书籍,形容狂喜之态。
3. “青春”:指春日景色,暗喻归途充满生机。

三、实际案例分析:诗歌情感表达

案例1:对比杜甫其他作品

– 《春望》“国破山河在”体现忧国忧民,而本诗“喜欲狂”展现罕见的狂喜,反映历史事件对诗人创作的直接影响。
研究数据:学者统计杜甫1400余首诗中,表达明确喜悦的诗不足5%,本诗是典型代表。

案例2:现代传播中的引用

– 2020年武汉抗疫胜利时,有媒体用“初闻涕泪满衣裳”形容民众喜悦,体现该诗的跨时代感染力。

四、文学史地位

1. 章法研究:全诗八句皆对仗工整却自然流畅,体现杜甫律诗巅峰技艺。
2. 历史价值:被称为“诗史”,记录安史之乱终结的关键时刻。

重点结论:此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唐代由乱转治的文学见证。

五、延伸思考

– 为何杜甫选择“即从巴峡穿巫峡”的路线?
– 实际对应唐代从四川至洛阳的交通路线,体现杜甫对归乡路径的精准规划。

通过此诗,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歌与历史、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交织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小学语文童话诗有哪些?童趣与诗意的启蒙教育素材

    小学语文童话诗有哪些?童趣与诗意的启蒙教育素材 童话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将童话的想象力与诗歌的韵律美结合,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启蒙教育。以下是关于童话诗的分类、特点及实际案例的详细介绍。 一、童话诗的特点与教育价值 1. 语言简洁明快: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如金波的《小树谣》。2. 想象丰富奇特:通过拟人、夸张等手法激发创造力,如顾城的《毛虫和蛾子》。3. 韵…

    2025年6月13日
    870
  • 体现竹子的诗有哪些诗?高风亮节的咏竹之作

    高风亮节的咏竹之作: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竹子意象 一、竹子的文化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被誉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象征着高风亮节、坚韧不屈的品格。其空心、有节、常青的特性,被文人墨客赋予了虚心、正直、永恒的精神内涵。 二、经典咏竹诗词赏析 1.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82…

    2025年4月19日
    1930
  • 喝茶有关的诗有哪些?茶文化入诗的审美体验与生活美学

    茶诗中的文化意象与生活美学:从古典到当代的审美体验 一、茶诗的历史脉络与经典作品 中国茶文化绵延千年,以茶入诗的传统可追溯至唐代陆羽《茶经》时代。以下是代表性茶诗分类: 1. 唐代:茶诗的黄金时代 –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以宝塔诗形式展现茶与文人、禅修的深度关联。&#…

    2025年5月28日
    910
  • 陶渊明古诗中的田园风光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和赞美。以下是一些陶渊明古诗中描绘田园风光的经典诗句及其赏析: 《饮酒·其五》 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悠闲自得的生活。尽管居住在人间,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因为心境高远,使得…

    2024年12月16日
    2420
  • 李商隐《贾生》,诗中有何讽刺意味?

    李商隐的《贾生》一诗,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诗中蕴含的讽刺意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讽刺统治者表面求贤,实则昏庸无能 诗句解析: 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诗人以汉文帝在宣室(未央宫前殿的正室)召见被贬的贾谊为引子,看似赞扬文帝求贤若渴的态度。然而,这一表面的求贤行为,实际上却暗含讽刺。 次句“贾生才调更…

    2025年2月4日
    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