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是哪首诗?

北国风光是哪首诗?

1. 诗歌背景与作者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词,其中开篇名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广为流传。这首词创作于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陕北视察时,被壮丽的雪景所震撼,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

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2.1 核心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北方雪景,展现辽阔的时空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由景入情,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点。

2.2 艺术手法

比喻与夸张: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将静态的雪山动态化。
历史典故:列举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帝王,凸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

3. 实际案例:文化影响

3.1 文学地位

–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将这首词赠予柳亚子,后经《新民报》发表,轰动文坛,被赞为“千古绝唱”。
标红重点:该词被誉为“中国现代诗词的巅峰之作”,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3.2 当代应用

影视作品:电视剧《长征》中多次引用此词,烘托革命豪情。
国际传播:被翻译成英、法、俄等多国语言,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经典案例。

4. 与其他“北国”主题诗歌的对比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侧重边塞奇景,而毛泽东的词更具政治与历史纵深感。

5. 总结

《沁园春·雪》以“北国风光”开篇,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评述结合,展现了毛泽东的文学造诣和革命抱负。其语言张力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中国诗词史上的不朽名篇。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唐代儿童都背诵哪些诗歌?

    唐代儿童诗歌启蒙:背诵篇目与文化意蕴 唐代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教育渗透于社会各阶层,儿童启蒙教育中诗歌背诵更成为重要的文化传统。通过对敦煌遗书、墓志铭及文人笔记的考证,可还原唐代儿童诗歌教育的生动图景。 一、启蒙教材体系 1. 基础识字类教材 《千字文》与《百家姓》构成蒙学基础,敦煌写本P.2721《杂抄》记载:“《千字文》,钟繇撰,李暹注,周兴…

    2025年10月21日
    320
  • 陶渊明禁酒诗中的矛盾心理有哪些?解析隐逸诗人的精神挣扎

    陶渊明禁酒诗中的矛盾心理有哪些?解析隐逸诗人的精神挣扎 一、引言:酒与隐逸的双重符号 陶渊明(365-427)作为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隐逸诗人,其作品中酒意象的频繁出现与“禁酒”主题的矛盾表达,折射出他复杂的心理状态。酒既是“忘忧之物”,又是“道德负担”,这种双重性成为解析其精神世界的关键。 二、禁酒诗中的显性矛盾 1. 生理依赖与道德自律的冲突 陶渊明在《…

    2025年4月23日
    1510
  •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诗有哪些?帝王与谋士的文学交锋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诗有哪些?帝王与谋士的文学交锋 一、引言:政治与文学的互动 在明初政治舞台上,朱元璋作为开国帝王与刘伯温作为核心谋士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军事与朝政中,还通过诗歌创作形成独特的文学对话。两人的诗作既反映个人志趣,也暗含权力博弈,成为研究明代初期文化生态的重要案例。 — 二、朱元璋的诗歌风格与代表作品 朱元璋出身草根,诗风直白豪迈,常以…

    2025年5月30日
    1060
  • 苏轼的诗有哪些?在东坡笔下看尽人生百态

    苏轼的诗有哪些?在东坡笔下看尽人生百态 一、苏轼诗歌的总体特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的全能型天才。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的壮美之作,也有细腻深沉的人生感悟。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对生命、仕途、情感的思考,展现了“旷达”与“超脱”的精神境界。 重点内容:苏轼的诗融合了儒家的济世情怀、道家的逍遥精神…

    2025年6月1日
    900
  • 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唐诗的多元文化交融?

    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唐诗的多元文化交融? 引言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促进了商品贸易,更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在唐代(618-907年),这条横跨亚欧的交通网络达到鼎盛,与唐诗的黄金时代形成历史性重合。丝绸之路通过人员流动、物质交换与思想传播,深刻重塑了唐诗的题材、意象与美学境界,使其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 一、异域题材的输入与诗歌内容…

    2025年10月25日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