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来是哪一首诗?

活水来是哪一首诗?

1. 诗歌背景与作者

“活水来”并非独立诗名,而是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该诗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开篇,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千古名句,阐释了知识更新与思想活力的哲学道理。

2. 重点诗句解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渠”指代前文的“方塘”,比喻人的心智或学问体系。
“活水”象征持续学习、新知识的输入,是保持思想“清澈”的关键。
– 朱熹通过自然现象揭示:唯有不断汲取新知,才能避免思维僵化

3. 实际案例: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案例1:清华大学通识课程改革
该校引用“活水来”理念,开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接触多元领域知识,如将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结合,体现“源头活水”对创新思维的滋养
案例2:企业终身学习文化
华为内部推行“咖啡时间”学术沙龙,通过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分享前沿科技,践行“活水”哲学,保持技术竞争力。

4. 常见误解辨析

– 误认为“活水来”是独立诗名,实为《观书有感》的核心意象。
– 部分解读仅关注自然描写,忽略其隐喻治学与修身的深层含义。

5. 延伸阅读建议

– 对比阅读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理解其完整的认知论体系。
– 推荐学者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于理学与知识论的章节。

通过此分析可见,“活水来”不仅是诗歌名句,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智慧隐喻,在当代教育、科技等领域仍具指导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哪首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收录于《乐府诗集》。该诗以自然现象喻人生哲理,是汉代乐府诗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二、原诗全文及背景 《长歌行》全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82…

    2025年6月24日
    1070
  • 贾岛的诗真的只是苦吟而成吗?

    贾岛的诗真的只是苦吟而成吗? 引言:被简化的诗人形象 贾岛作为中唐”苦吟派”代表诗人,其”推敲”典故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自述,塑造了文学史上深入人心的苦吟者形象。然而,将贾岛诗歌简单归结为苦吟产物,实则是对其艺术成就的片面解读。本文将通过多维分析,揭示贾岛诗歌超越苦吟的丰富内涵…

    6小时前
    20
  • 范仲淹的渔家傲,如何开创了宋词的新境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宋词境界的破冰之作 引言:词坛的变革前夜 北宋初年,词坛仍延续晚唐五代遗风,题材多以艳情离愁为主,格局狭小。直至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问世,才如一道惊雷划破这温婉柔媚的天空。这首词首次将边塞风云、家国情怀引入词的创作领域,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窠臼。 内容革新:从闺阁到边塞的跨越 题材突破 范仲淹将亲身经历的…

    4天前
    60
  • 苏辙追悼苏轼的诗有哪些?在兄弟诗中感受生死离别

    苏辙追悼苏轼的诗有哪些?在兄弟诗中感受生死离别 一、苏辙与苏轼的兄弟情深 苏轼与苏辙是宋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文人,合称“二苏”。两人不仅是血缘至亲,更是文学知己。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苏辙始终相伴左右,甚至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时,苏辙主动请求贬官以救兄长。这种深厚情感在苏轼去世后,化为苏辙笔下悲怆的悼亡诗。 二、苏辙追悼苏轼的代表诗作 1. 《亡兄子瞻端明墓…

    2025年6月1日
    970
  • 诗在前头的成语有哪些?诗词典故中的语言智慧

    诗在前头的成语有哪些?诗词典故中的语言智慧 一、诗在前头的常见成语 在汉语中,“诗”字开头的成语数量虽不多,但均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智慧。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 1. 诗情画意 – 释义:形容景色或文艺作品如诗如画,充满美感。 – 案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将庐山景致描绘得诗情画意。 2. 诗以…

    2025年6月15日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