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胡不归是哪首诗?

1. 胡不归的出处

“胡不归”出自中国古代诗歌《诗经·邶风》中的《式微》。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服役者对归家的渴望。

1.1 《式微》原文

“`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1.2 重点内容解析

“胡不归”:直译为“为什么不回家?”,反映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期盼。
“微君之故”:意为“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点明服役的无奈。
中露、泥中:象征艰苦的劳作环境,强化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2.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胡不归”

2.1 文学引用

– 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川田家》中化用“式微,胡不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2 影视作品

– 电视剧《琅琊榜》中,角色梅长苏曾引用“胡不归”暗喻自身命运,引发观众对“归家”主题的共鸣。

3. 学术争议与解读

部分学者认为“胡不归”并非单纯表达思乡,而是对周代服役制度的批判。例如:
–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指出,此诗反映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挣扎”。

4. 总结

“胡不归”作为《诗经》中的经典意象,兼具情感深度与社会意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其价值在于:
1. 情感共鸣:跨越时空的归家之思。
2. 历史价值:反映古代服役者的生存状态。

通过文学与影视的再创作,这一古老诗句持续焕发新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 航有关的诗句,哪些能激发你的远航梦?

    与“航”有关的诗句中,以下这些能够激发人的远航梦: 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诗句: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赏析:诗人站在船上,目光随江水远望,傍晚的烟雾笼罩着江面,随着夜幕降临,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此时扬帆起航,驶向远方,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的激情。 李白《行路难》 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艰难,但总有一天会…

    2024年12月28日
    2160
  • 剪不断理还乱是哪首诗里的?

    剪不断理还乱: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剪不断,理还乱”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该词是李煜亡国被俘后所作,通过意象化的语言表达其深沉的亡国之痛和复杂的人生愁绪。 完整词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

    2025年6月24日
    550
  • 唐诗宋词,哪首最心动?

    在唐诗宋词的海洋中,要选择一首最心动的作品确实非常困难,因为每一首经典诗词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触动着不同人的心弦。不过,如果非要挑选一首,那么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个人喜好、情感共鸣或诗词的意境美而选择某一首特定的作品。 例如,有人可能会选择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因月光…

    2025年1月5日
    2210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及背景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咏物诗《蝉》。全诗如下:>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以蝉喻人,通过蝉的高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居高声自远” 意为身居高位(或品德高尚)的人,其声名自然远扬,而无需借助外力(如“秋风”)。 重…

    2025年6月24日
    440
  • 描写秋季的诗有哪些?秋日诗词的意境全收录

    描写秋季的诗有哪些?秋日诗词的意境全收录 一、秋季诗词的经典主题 秋季在诗词中常被赋予寂寥、思乡、丰收、壮美等多重意境。诗人通过描绘秋景,抒发人生感慨,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 重点内容:– 悲秋:以杜甫《登高》为代表,体现孤独与沧桑。– 咏秋:如刘禹锡《秋词》,展现秋日的昂扬生机。– 思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典型范例。…

    2025年4月10日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