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是哪首诗?

胡不归是哪首诗?

1. 胡不归的出处

“胡不归”出自中国古代诗歌《诗经·邶风》中的《式微》。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服役者对归家的渴望。

1.1 《式微》原文

“`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1.2 重点内容解析

“胡不归”:直译为“为什么不回家?”,反映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期盼。
“微君之故”:意为“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点明服役的无奈。
中露、泥中:象征艰苦的劳作环境,强化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2. 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胡不归”

2.1 文学引用

– 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川田家》中化用“式微,胡不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2 影视作品

– 电视剧《琅琊榜》中,角色梅长苏曾引用“胡不归”暗喻自身命运,引发观众对“归家”主题的共鸣。

3. 学术争议与解读

部分学者认为“胡不归”并非单纯表达思乡,而是对周代服役制度的批判。例如:
–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指出,此诗反映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挣扎”。

4. 总结

“胡不归”作为《诗经》中的经典意象,兼具情感深度与社会意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其价值在于:
1. 情感共鸣:跨越时空的归家之思。
2. 历史价值:反映古代服役者的生存状态。

通过文学与影视的再创作,这一古老诗句持续焕发新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相关推荐

  • 写抗击疫情的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抗疫精神与感悟

    当代诗人笔下的抗疫精神与感悟:诗歌中的生命礼赞与人文关怀 一、抗疫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价值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诗歌成为记录历史、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当代诗人以笔为剑,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既呈现了灾难中的个体挣扎,也歌颂了众志成城的集体力量。这类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成为民族精神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案例:– 诗人吉狄马加在《死神与我…

    2025年6月11日
    810
  •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哪首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七绝,以其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广为流传。 全诗内容 《暮江吟》全文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重点内容解析 1. “可怜九月初三夜”: – “可怜”在此处意为“可爱”,表达了诗人…

    2025年6月26日
    660
  • 陶渊明的登高诗有哪些?隐逸诗人笔下的山水与人生

    陶渊明的登高诗有哪些?隐逸诗人笔下的山水与人生 一、陶渊明与登高诗的传统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隐逸诗人,其诗以自然清新、超脱尘俗著称。登高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寄托人生感慨与隐逸情怀,而陶渊明的作品将这一传统与个人志趣完美结合。 二、陶渊明笔下的登高诗代表作 1. 《饮酒·其五》 重点内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登高诗,但通…

    2025年5月8日
    1040
  • 尊老敬老,哪些诗句或名言传递了这一美德?

    尊老敬老的美德在古诗词和名言中得到了广泛的传颂,以下是一些传递这一美德的诗句和名言: 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名句,表达了子女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长辈的敬重和孝顺。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代诗人王冕的《墨萱图·其一》中的诗句,描绘了慈母倚门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体现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孝顺。 老吾老,以及人…

    2024年12月26日
    1990
  • 写秋景美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秋日盛景

    在诗词中遇见秋日盛景:写秋景美的诗有哪些? 秋日是诗人笔下永恒的灵感源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秋景的绚烂与深沉。本文将带您领略经典秋景诗词的魅力,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经典秋景诗词赏析 1.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重点内容:以枫林霜叶的艳丽比喻二…

    2025年6月1日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