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出自哪首诗?

暗香出自哪首诗?

“暗香”的出处

“暗香”一词出自宋代著名词人姜夔(姜白石)的《暗香·旧时月色》。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咏物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幽香与高洁品格。

原词摘录

> 《暗香·旧时月色》
>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
> 江国,正寂寂。
>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重点内容解析

1. “暗香”的意象
– 词中“香冷入瑶席”一句,以“暗香”形容梅花若有若无的幽香,既写实又传神,成为后世咏梅的经典表达。
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也用了“暗香”,但姜夔的《暗香》更注重情感寄托。

2. 创作背景
– 此词是姜夔为范成大所作,范成大曾赠姜夔歌妓小红,姜夔以《暗香》《疏影》两词回赠,成为词坛佳话。
– 词中融合了个人身世之感家国之思,如“何逊而今渐老”暗含年华逝去的惆怅。

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暗香”

1. 影视作品
– 张艺谋电影《影》的配乐《暗香》,灵感即来自姜夔词中梅花的孤高意境。
2. 品牌命名
– 化妆品品牌“暗香”以梅花香为灵感,强调东方美学,直接引用姜夔词的意境。
3. 文学引用
– 作家琼瑶在小说《梅花烙》中化用“暗香”一词,形容女主角如梅般清冷的气质。

结论

“暗香”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意象,源自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其后被广泛运用于诗词、艺术及现代文化中,成为高洁、含蓄之美的象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相关推荐

  • 白居易的乐府叙事诗有哪些?《长恨歌》《琵琶行》的叙事艺术

    白居易的乐府叙事诗及其叙事艺术 一、白居易的乐府叙事诗代表作 白居易(772-846)作为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乐府叙事诗。其作品以通俗性和现实性著称,主要代表作包括: 1. 《长恨歌》(长篇叙事诗)2. 《琵琶行》(乐府歌行体)3. 《卖炭翁》(新乐府)4. 《新丰折臂翁》(新乐府)5. 《杜陵叟》(新乐府)6. 《上阳白发人…

    2025年7月13日
    840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为何心酸?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漂泊者的身份迷失与时代悲情 一、诗句溯源与表层解读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以看似平淡的日常对话,勾勒出深藏于人类心灵深处的身份焦虑。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86岁告老还乡时,被故乡孩童当作外来客人的场景。孩童的天真发问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形成鲜明对比,简单的对话…

    2025年10月25日
    300
  • 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唐诗的多元文化交融?

    丝绸之路如何促进了唐诗的多元文化交融? 引言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促进了商品贸易,更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在唐代(618-907年),这条横跨亚欧的交通网络达到鼎盛,与唐诗的黄金时代形成历史性重合。丝绸之路通过人员流动、物质交换与思想传播,深刻重塑了唐诗的题材、意象与美学境界,使其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 一、异域题材的输入与诗歌内容…

    2025年10月25日
    260
  • 黄庭坚曾被贬去哪些地方的历史背景?

    黄庭坚,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其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这些贬谪经历不仅对他的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关于黄庭坚曾被贬去的地方及其历史背景,可以归纳如下: 一、贬谪地点 黔州(今四川彭水) 贬谪时间:绍圣二年(1095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初。 历史背景:黄庭坚因被指控在《神宗实录》中隐没先帝良法美意,暗含讽刺,而被贬为涪州别驾,…

    2024年10月10日
    3810
  • 有哪些诗人写过宜昌的诗?三峡风光在诗词中的诗意呈现

    有哪些诗人写过宜昌的诗?三峡风光在诗词中的诗意呈现 一、宜昌与三峡的诗词文化背景 宜昌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自古为“川鄂咽喉”,其壮丽的三峡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题咏。从唐宋至明清,众多诗人以宜昌为题材,留下了大量描绘三峡险峻、江流奔腾、人文风情的诗篇。 二、历代诗人笔下的宜昌与三峡 1. 李白:豪放飘逸的三峡意象 唐代诗仙李白曾多次途经…

    2025年6月13日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