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是哪一首诗?

感时花溅泪是哪一首诗?

1. 诗歌背景与出处

“感时花溅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全诗如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7年),杜甫因战乱被困长安,目睹国家衰败、民生凋敝,借春景抒发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2. 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感时花溅泪”:诗人因感伤时局,连本应美好的花朵也仿佛在流泪,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悲怆氛围。
“恨别鸟惊心”:鸟鸣本为自然之声,却因战乱中的离别之痛显得惊心刺耳。

艺术手法:杜甫通过拟人化(花溅泪、鸟惊心)和反差对比(春景与战乱),深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3. 实际案例:现代引用与解读

教育领域:该诗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用于讲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例如,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花溅泪”如何体现诗人的主观情感投射。
文化传播:2020年疫情期间,日本援华物资上引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而中国网友则以“感时花溅泪”回应,表达对共同苦难的共情。

4. 延伸思考

杜甫的《春望》为何能成为经典?
历史价值: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创伤。
情感普世性“家书抵万金”等句跨越时空,引发战乱中人们对亲情、和平的共鸣。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杜甫其他作品(如“三吏三别”),可提供具体方向。


总结:“感时花溅泪”是杜甫《春望》的核心诗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使其成为中华诗歌史上的不朽名篇。标红内容为关键知识点,建议重点记忆。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两行的诗有哪些?绝句与俳句中的微言大义与瞬间捕捉

    两行的诗有哪些?绝句与俳句中的微言大义与瞬间捕捉 一、两行诗的形式与定义 两行诗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诗歌形式,通常以对仗或意象并置为核心,通过极简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情感或哲理。在中文传统中,两行诗多见于绝句的截句或对联;而在日本文学中,俳句的变体“二句俳句”也属于这一范畴。 重点内容:两行诗的核心在于瞬间的捕捉与留白艺术,通过有限的文字激发读者的无限想象。 &#8…

    2025年6月24日
    1030
  • 现代诗有哪些加图片?探索诗画融合的多媒体创作新趋势

    现代诗与图像的融合:探索诗画结合的多媒体创作新趋势 1. 现代诗与图像结合的意义 现代诗与图像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单一表现形式,通过视觉与文字的双重刺激,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这种融合不仅拓展了诗歌的创作边界,还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审美体验。 – 视觉化表达:图像能直观呈现诗歌的意象,弥补文字抽象的局限性。– 情感强化:色彩、…

    2025年6月4日
    920
  • 头韵英文诗有哪些?从《贝奥武夫》到现代诗的音韵技巧

    头韵英文诗有哪些?从《贝奥武夫》到现代诗的音韵技巧 1. 什么是头韵(Alliteration)? 头韵是英语诗歌中常见的音韵技巧,指在一组词或一行诗中重复相同辅音的开头发音(如“wild wind”中的/w/)。它与押韵(rhyme)不同,后者强调词尾音节的重复。 重点内容:头韵通过音节的重复增强节奏感、突出意象,并强化情感表达,是中古英语诗歌(如《贝奥武…

    2025年5月23日
    1120
  • 小雨美景的诗句如何描绘细腻?

    描绘小雨美景的诗句,可以注重细腻的情感与景致的融合,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展现出小雨带来的清新、宁静与美好。以下是一句尝试描绘小雨美景的细腻诗句: “细雨如丝轻拂面,绿叶滴翠映晴天。” 这句诗中,“细雨如丝”形象地描绘了小雨的细腻与轻柔,如同丝线一般轻轻拂过脸颊,给人带来一种温柔而舒适的触感。“轻拂面”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细腻的感受,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

    2024年12月30日
    1910
  • 鹤发银丝映日月出自哪首诗?

    鹤发银丝映日月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鹤发银丝映日月”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人创作的句子。它常被误认为是唐代诗人杜甫或李白的作品,但经过文献考证,这一诗句并未出现在任何权威的古代诗集或典籍中。 误传原因分析 1. 语言风格仿古:该句采用古典诗词的意象(如“鹤发”“日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唐诗。2. 网络传播误导:部分自媒体或非专业网站将其标注为“杜甫…

    2025年7月1日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