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哪首诗?

海上生明月的出处与赏析

一、诗歌原文与作者

“海上生明月”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全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重点解析

1. 开篇意境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壮阔的海天景象展开,既写实景又暗含哲理。其中”生”字尤为精妙,赋予明月动态的生命感。

2.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怨遥夜”、”起相思”等意象,将望月思亲的情感层层递进,最终以”梦佳期”收束全篇,形成完整的情感闭环。

三、实际案例:现代应用

1. 文化传播
2022年央视中秋晚会以该诗句为主题,通过全息技术再现”海上明月”场景,观看量突破3亿次,展现传统诗歌的现代生命力。

2. 教育实践
某重点中学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对比拍摄”海上生明月”与”床前明月光”的意境差异,理解空间描写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教学效果显著。

四、艺术特色对比

| 特色维度 | 《望月怀远》 | 其他望月诗 |
|———|————|———–|
| 空间营造 | 海天辽阔 | 李白”窗前”局促 |
| 情感基调 | 含蓄深沉 | 直白热烈 |
| 意象运用 | 明月+相思 | 明月+乡愁 |

五、学术价值

该诗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五律卷首,清代学者沈德潜评价:”五律中《离骚》“,充分肯定其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成就。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这首诗有哪些需要修改?诗歌修改的十大技术要点

    诗歌修改的十大技术要点:从理论到实践 # 一、诗歌修改的核心价值 诗歌修改是创作的延续,而非简单的润色。通过系统性调整,诗人能更精准地传递情感、提升语言张力,并强化艺术表现力。 — # 二、十大技术要点与案例分析 # 1. 意象的清晰度 问题:意象模糊或堆砌会导致读者理解障碍。案例:原句“黄昏的翅膀掠过水面”中,“翅膀”可能指飞鸟或云影,改为“鹭…

    2025年5月8日
    970
  • 与蚊子相似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趣味意象

    与蚊子相似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趣味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以微小事物为意象,寄托深刻情感或讽刺现实。蚊子虽不起眼,却因其扰人特性成为诗人笔下的趣味题材。以下列举几首与蚊子相关的诗词,并分析其意象运用。 一、直接描写蚊子的诗 1. 范成大《嘲蚊》 “饱似樱桃重,饥如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重点分析:诗人以樱桃、柳絮比喻蚊子的形态…

    2025年6月1日
    770
  • 少年游中,有何青春记忆?

    《少年游》一词,在不同的诗词作品中承载着不同的青春记忆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几首著名《少年游》作品中青春记忆的分析: 一、《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中的青春记忆 作者:柳永 青春记忆: 柳永的《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是一首即景抒怀词,通过对深秋时节长安古道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失意的感慨。词中“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描绘了词人在通往都…

    2025年1月5日
    2390
  •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哪首诗?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处、背景与文化影响 一、诗句出处与原文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叙事长诗《圆圆曲》。该诗创作于1651年左右,全诗共78句,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故事,反映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风云。 《圆圆曲》关键段落 >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gt…

    2025年7月1日
    670
  • 有诗字称号的诗人有哪些?解锁诗人称号中的文化密码

    有诗字称号的诗人有哪些?解锁诗人称号中的文化密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诗人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生经历或社会地位,被后人冠以带有“诗”字的称号。这些称号不仅是对其诗歌成就的肯定,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本文将梳理有诗字称号的诗人,并通过实际案例解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诗字称号的诗人代表 1. 诗仙——李白 – 重点内容:李白因其诗歌的浪漫…

    2025年6月1日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