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出自哪首诗?

安然出自哪首诗?

引言

“安然”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被用来形容平静、安稳的状态,但其作为诗歌意象的出处却鲜为人知。本文将探讨“安然”的诗歌来源,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文学意义。

“安然”的诗歌出处

“安然”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偶作寄朗之》一诗中:
>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 所怪少年心,销磨向何处?
> 朗之虽稍迟,安然终不顾。”**

重点解析

1. 诗歌背景:白居易晚年感叹时光流逝,以“安然”表达对友人朗之超然态度的赞赏。
2. 文学意义:此处“安然”不仅指心理的平静,更暗含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是白居易晚年豁达思想的体现。

实际案例:现代语境中的“安然”

1. 文学引用
– 作家余华在《活着》中写道:“他最终学会了安然面对命运。”直接呼应了白居易诗中超脱的意境。
2. 品牌命名
– 知名家居品牌“安然居”取自该诗,强调“回归平静生活”的理念,印证了古典诗歌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结论

“安然”出自白居易《偶作寄朗之》,其内涵从个人心境扩展为文化符号,至今仍被广泛运用。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古典诗歌的持久生命力。

重点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全唐诗》卷四百四十八,或对比白居易其他晚年诗作中的相似表达(如“闲适”)。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1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杜甫有哪些诗带有北?“北”意象在杜诗中的地理与情感维度

    杜甫有哪些诗带有“北”?“北”意象在杜诗中的地理与情感维度 一、杜甫诗中“北”的典型作品 杜甫诗中“北”字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地理方位、家国情怀和个人漂泊的情感紧密关联。以下是几首代表性作品: 1.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烽火连三月”暗指安史之乱中北方战…

    2025年5月28日
    1110
  •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整首诗?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诗《四喜》的完整解析 一、原诗全文及出处 重点内容:“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四喜》,全诗共四句,列举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此诗后经明代改编,扩充为《四喜诗》,版本如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2025年6月28日
    900
  • 菊花的诗有哪些分析?解读古人借菊言志的深层密码

    菊花诗歌的文学分析与文化解码 一、菊花作为诗歌意象的历史溯源 菊花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至魏晋时期完成从自然物象到文学符号的转变。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确立其隐逸人格象征,唐宋时期发展为多元文化载体。 二、菊花诗歌的核心主题分析 1. 高洁品格的自我标榜 &#…

    2025年6月1日
    990
  • 关汉卿为何被誉为“曲圣”和“东方莎士比亚”?

    关汉卿为何被誉为“曲圣”和“东方莎士比亚”? 关汉卿作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他不仅被尊称为“曲圣”,还常被比作“东方莎士比亚”。这两个称号分别从不同角度彰显了他在戏剧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前者强调他对中国戏曲的本土化贡献,后者则体现其作品的世界性文学价值。以下将从艺术成就、作品深度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曲圣”称号的由来与依…

    2025年11月2日
    270
  • 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田园记忆

    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田园记忆 一、田园诗词中的童年记忆 中国古典诗词中,乡村生活常被赋予诗意与温情,尤其是描写童年田园时光的作品,往往充满纯真、自由与自然之美。这类诗词不仅展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也承载了人们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1. 经典田园诗中的童年意象 – 《村居》——高鼎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

    2025年6月1日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