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是哪首诗?

长歌行是哪首诗?

概述

《长歌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首名篇,收录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这首诗以劝学惜时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告诫人们珍惜光阴、奋发向上。

诗歌原文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重点内容解析

1.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园中葵”“朝露”“百川”等意象,揭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哲理。
– 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千古名句,强调了年轻时努力的重要性。

2. 艺术特色
– 采用比兴手法,以自然现象喻人生道理。
– 语言质朴,节奏明快,符合乐府诗的特点。

实际案例

案例1:教育应用

在现代教育中,《长歌行》常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例如: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将其作为古诗背诵篇目,教师通过讲解“少壮不努力”的寓意,引导学生树立时间观念。

案例2:文化传播

– 2021年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歌手谭维维将《长歌行》改编为歌曲,以现代音乐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获得广泛好评。

常见误解

1. 与《长恨歌》混淆
– 部分人误将《长歌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混淆,后者描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主题完全不同。

2. 作者争议
– 《长歌行》为乐府诗,作者不详,但常被误认为是李白或杜甫的作品。

总结

《长歌行》作为乐府诗的代表作,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简洁的语言影响深远。“少壮不努力”的警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反复品读与传承。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1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1

相关推荐

  • 宋代“隐逸词”中常出现的“三径”典故源出何处?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宋代隐逸词中“三径”典故源流的专业文章。 宋代隐逸词中的“三径”意象探源 在卷帙浩繁的宋词中,尤其是在抒写隐逸情怀的作品里,“三径”是一个频繁出现且意蕴深厚的经典意象。它如同一扇文化窗口,透过它,我们不仅能窥见词人内心的林泉之志,更能追溯其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径”典故的源头,并结合宋代词人的实际创作,分析其在隐逸词中的…

    2025年11月4日
    270
  • 宋词中的“双调”结构在内容表达上通常如何布局?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宋词“双调”结构布局的专业文章。 宋词“双调”结构的内容布局艺术 “双调”是宋词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体式之一。它并非指两首词合并,而是指一首词由两个乐段(或段落) 构成。这种分片(或分阕)的结构,为词人提供了独特的叙事和抒情框架,使其在内容表达上形成了富有章法和层次感的布局规律。 一、何为“双调”? 在音乐上,“双调”意味着一首曲子演奏两遍。…

    2025年11月4日
    190
  • “重阳”词中“簪菊”、“饮酒”等习俗承载了哪些情感?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重阳”词中“簪菊”与“饮酒”习俗所承载情感的专题文章。 菊酒寄幽怀:论“重阳”词中“簪菊”与“饮酒”习俗的情感承载 重阳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题材。在浩如烟海的“重阳”诗词中,“簪菊”与“饮酒”这两大习俗,不仅是节日的标志性行为,更是词人抒发复杂内心情感的绝佳载体。它们超越了简单的民俗活动,升华为蕴含着…

    2025年11月4日
    190
  • 梅咏物诗有哪些?借物喻人中探寻高洁品格的诗意密码

    梅咏物诗有哪些?借物喻人中探寻高洁品格的诗意密码 一、梅咏物诗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梅咏物诗是以梅花为吟咏对象的古典诗歌,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习性,寄托诗人的情感与志向。梅花因其凌寒独放、暗香浮动的特性,自魏晋南北朝起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象征,至唐宋时期达到创作高峰。 重点内容:梅花与“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文化关联,奠定了其在咏…

    2025年5月18日
    1350
  • 屈原的诗有哪些?楚辞经典深度解读

    屈原的诗有哪些?楚辞经典深度解读 一、屈原的诗歌创作概览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被誉为“楚辞”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主要收录于《楚辞》中。 重点内容:屈原的诗歌可分为以下几类:1. 长篇抒情诗:如《离骚》《天问》2. 短篇组诗:如《九章》《九歌》3. 祭祀乐…

    2025年4月15日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