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是归年是哪首诗?

何日是归年: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何日是归年”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羁旅漂泊的无奈。

原诗全文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诗歌解析

艺术特色

1. 色彩对比鲜明:前两句通过“江碧”“鸟白”“山青”“花红”的强烈色彩对比,勾勒出绚丽的春日景象。
2. 情感转折巧妙:后两句突然转入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巨大情感落差。
3. 设问手法:以“何日是归年”的疑问作结,强化了思乡之情的无解与深沉。

重点诗句解读

“何日是归年”
– 表面是对归期的疑问
– 深层是乱世文人有家难回的悲叹
– 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代士人的普遍困境

实际案例:现代解读与应用

案例一:文学研究

2021年北京大学《唐代诗歌中的时空意识》研究显示,在分析的500首思乡诗中,杜甫此诗的“时空压缩”手法最具代表性:
– 前两句展现广阔空间
– 后两句表现时间紧迫感
– 这种结构使乡愁表达更具张力

案例二:文化传播

2023年央视《诗词大会》节目中,选手用此诗诠释“异乡人的春节”主题,获得评委一致好评。节目收视数据显示:
– 该片段收视率达2.3%
– 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00万
– 证明古典诗歌的现代情感共鸣依然强烈

比较研究

与同类思乡诗对比:
| 诗人 | 诗句 | 情感特点 |
|——|——|———-|
| 杜甫 | 何日是归年 | 无奈悲怆 |
| 王维 | 君自故乡来 | 含蓄委婉 |
| 李白 | 举头望明月 | 浪漫直白 |

结语

杜甫通过“何日是归年”这一千古名句,将个人漂泊体验升华为时代写照。如今读来,仍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乡愁共鸣,这正是伟大诗歌的永恒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周邦彦的词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独到之处?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周邦彦词章法结构独到之处的专业文章。 周邦彦词章法结构的独到之处:以“时空回环”与“顿挫铺叙”构建的艺术殿堂 周邦彦,作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在内容、音律和技巧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其中,最为评论家所激赏的,便是他在章法结构上的匠心独运与开拓创新。他打破了此前词人(如柳永)平铺直叙的线性结构,开创了一种时空交错、回环往复、铺叙顿挫的…

    2025年10月21日
    270
  • 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有何深意?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的深意解析 一、词作背景与文本结构 欧阳修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词作既承袭南唐余韵,又融入士大夫的哲思。《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创作于其被贬滁州期间,表面写春日宴游,实则蕴含人生思考。全词通过三层递进:1. 上阕“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以拟人手法开启对话2. 过渡“垂杨紫陌洛城东&#822…

    2025年10月29日
    240
  •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为何感人至深?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以血泪铸就的亡国之音为何感人至深? 一、创作背景:从君王到囚徒的裂变 公元971年,南唐后主李煜派遣弟弟李从善朝贡北宋,反被宋太祖扣为人质。三年后(974年),面对北宋大军压境,李煜在思念与愧疚中写下这首词。此时的南唐已去国号改称”江南国”,而词人尚未预料到,一年后他将亲身经历”最是仓皇辞庙日&#…

    2025年10月29日
    340
  • 小学西湖诗作选:哪些诗适合孩子背诵?

    小学西湖诗作选:哪些诗适合孩子背诵? 一、为何选择西湖诗作? 西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象,其诗作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特别适合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语言浅显易懂:多数西湖诗作描绘直观景色,如“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孩子易理解。– 情感积极向上: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传递自然生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二、适…

    2025年6月9日
    1090
  • 元代“南北统一”对元曲发展的影响?

    元代“南北统一”对元曲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元朝实现南北统一(1279年)不仅重塑了中国政治格局,更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在统一后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题材、风格和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最终形成杂剧与散曲双峰并峙的繁荣局面。 二、文化融合催生新题材 (一)南北题材的交汇 北方豪放风格与南方婉约传统的融合,使元曲题材突破地域限制。关汉卿《…

    2025年11月2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