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是哪首诗的?

Random Image

离离原上草是哪首诗的?

1. 诗歌背景与出处

“离离原上草”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白居易16岁时的应试习作,通过描写古原野草的顽强生命力,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

重点内容
– 诗题中的“赋得”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要求根据指定题目作诗。
– 全诗以“草”为意象,暗喻离别之情和生命韧性。

2. 全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重点标红)

“离离原上草”:茂盛的原野青草。
“野火烧不尽”:突出草的顽强生命力,成为千古名句。
“又送王孙去”:化用《楚辞》典故,点明送别主题。

3. 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教育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此诗常被选入,教师通过“野火烧不尽”引导学生理解:
自然现象:草的生态循环;
人生哲理:困境中的 resilience(韧性)。

案例2:文化衍生

商业品牌:某草坪养护公司以“春风吹又生”为 slogan,强调服务持久性。
影视引用:电视剧《芈月传》中引用此诗,隐喻角色命运的起伏。

4. 诗歌的艺术价值

重点内容
语言通俗:白居易“老妪能解”风格的体现。
双重意象: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的完美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离离原上草”不仅是经典诗句,更在教育和文化领域持续焕发活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关于苍柏的诗有哪些?

    关于苍柏的诗作颇丰,以下列举几首经典的苍柏诗: 古诗 唐代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柏》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 唐代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唐代岑参《感遇》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代李白《古风》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代李白《南轩松》 青松寒不…

    2024年11月27日
    1900
  • 配插图的诗有哪些?诗画同源的艺术魅力

    配插图的诗有哪些?诗画同源的艺术魅力 一、诗画同源的艺术传统 诗与画的结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源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理念。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还通过视觉形象强化了情感表达。 重点内容:– 文人画:以诗题画,以画配诗,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配以春江鸭戏图。– 插图书籍:古代刻本常配插图,如《唐诗画谱》收…

    2025年5月30日
    520
  • 景和出自哪首诗?

    景和出自哪首诗? 一、景和的出处与背景 “景和”是中国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公元465年),但作为诗歌意象,其直接出处并非某一首具体诗作,而是源自南朝文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审美表达。重点内容:在古典文献中,“景和”更多以词组形式出现,意为“风光和煦”,常见于描绘春日或太平盛世的诗文中。例如:–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景和风复暄…

    2025年6月27日
    560
  • 唐代的爱国的诗有哪些?在盛世中听见诗人的呐喊

    唐代的爱国诗有哪些?在盛世中听见诗人的呐喊 一、唐代爱国诗的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但同时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动荡。诗人们以笔为剑,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对民生的关切,形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 二、唐代爱国诗的代表诗人及作品 1.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圣” 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忧…

    2025年4月25日
    750
  • 关于雨后天晴的诗句,如何描绘清新美景?

    关于雨后天晴的诗句,常常以清新、明亮、宁静等意象来描绘这一时刻的美景。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诗句及其描绘手法: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句诗通过“新雨”和“晚来秋”两个词,营造了一种雨后山间空气清新、天气初凉的宁静氛围。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人以“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来形容雨后初晴时西…

    2024年12月20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