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诗有哪首?

端午节的诗有哪首?——经典诗词赏析与解读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重要题材。以下将为您介绍几首经典的端午节诗词,并附上详细解析和重点内容标红。

一、最著名的端午节诗:《端午》唐·文秀

重点内容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全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
这首诗直指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后两句以楚江不能洗刷屈原冤屈的意象,表达对忠臣的同情。“直臣”的称呼凸显了诗人对屈原品格的敬重。

二、描写端午习俗的经典词作:《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重点内容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全词: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实际案例
这首词生动记载了宋代端午习俗:
– 兰汤沐浴(浴芳兰)
– 系五彩丝线(彩线缠臂)
– 佩戴辟邪符箓(小符挂鬟)
末句”佳人相见一千年”更将节日祝福升华为永恒的情感寄托。

三、最具悲壮色彩的端午诗:《端午日》唐·殷尧藩

重点内容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全诗: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深层解读
诗人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不同心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蒲酒”指菖蒲酒,是古代端午特色饮品,而”话升平”三字暗含对时局的关切。

四、其他重要端午诗词推荐

| 诗名/词名 | 作者 | 名句 |
|————|——|——|
| 《和端午》 | 宋·张耒 |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
| 《乙卯重五诗》 | 宋·陆游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 《端午三首》 | 宋·赵蕃 |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结语

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端午的民俗活动(赛龙舟、佩香囊、饮雄黄酒等),更承载着中国人对屈原精神的集体记忆。重点注意:唐代诗歌多侧重历史追思,宋代诗词则更注重习俗描写,这种演变反映了端午节从祭祀性节日向民俗节日的发展轨迹。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古代送别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代送别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一、古代送别诗的代表作品 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表现亲友离别时的情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送别诗: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以“阳关”和“柳色”为意象,表达了深…

    2025年4月10日
    1530
  •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这首诗是高适与友人董庭兰(董大)离别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慰藉和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 1. 原诗全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 重点内容解析 – “莫愁前路无…

    2025年6月26日
    850
  • 除夕夜的诗意守岁:哪些古诗陪伴中国人度过了千年团圆夜?

    除夕夜的诗意守岁:哪些古诗陪伴中国人度过了千年团圆夜? 一、守岁传统与诗歌的文化纽带 除夕守岁是中国延续千年的民俗传统,而诗歌作为情感载体,生动记录了古人对团圆、时光的哲思。从唐代宫廷到宋代市井,诗人们用文字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守岁”场景。 重点案例:故宫博物院藏《岁朝图》中,常见题写守岁诗的雅集场景,如明代画家袁尚统的《岁朝图》便…

    2025年6月7日
    820
  • 白日依山尽出自哪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出自哪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 是中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出自其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这首诗以其壮阔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流传千古,被誉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登鹳雀楼》全诗及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句解析 1. “白日依山尽”:描绘夕阳西下,依傍山峦缓缓沉落的景象,展现壮丽的自然…

    2025年7月1日
    600
  • 关于夏天的诗句,哪些最能让你感受到夏日的热情?

    关于夏天的诗句中,以下几句最能让我感受到夏日的热情: 杜甫《夏日叹》 诗句:“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分析:杜甫在这首诗中直接描绘了夏日的炎热,用“炎蒸毒我肠”来形容夏日的酷热难耐,同时表达了对凉爽的渴望。这种对夏日的直接描绘,让人能够深刻感受到夏日的热情与炽热。 杨万里《夏夜追凉》 诗句:“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分…

    2024年12月24日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