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安”韵的诗有哪些?从平水韵看诗歌用韵的讲究与变化

Random Image

压“安”韵的诗有哪些?从平水韵看诗歌用韵的讲究与变化

一、平水韵中的“安”韵部

平水韵(宋代以降广泛使用的诗韵系统)中,“安”属于上平十四寒韵部。该韵部包含以下常见字:
单字:安、寒、欢、残、干、兰、难、漫、阑
多音字:看(kān/kàn)、漫(mán/màn)

重点提示:平水韵的“寒”韵部与现代汉语拼音的“an”韵母存在差异,部分古今音变字(如“元”“言”)归入其他韵部,需特别注意。

二、经典压“安”韵的诗歌案例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韵脚分析:声(平声庚韵,此诗首句借邻韵)、明、生、兵(均属下平八庚,与“寒”韵不同,此处需注意杜甫时代用韵的灵活性)。
重点内容:唐代部分诗歌存在借韵现象,需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分析。

2. 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韵脚分析:秋、流、舟、留(均属下平十一尤韵部,非“寒”韵,此例说明需区分不同韵部)。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脚分析:荣、生、城、情(属下平八庚韵部)。

重点内容:以上案例表明,“安”韵(寒韵)在唐诗中使用频率较高,但需严格区分韵部归属

三、“安”韵诗歌的用韵讲究

1. 一韵到底:近体诗(律诗、绝句)通常要求同一韵部贯穿全诗,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 邻韵通押:部分诗歌首句可借用邻韵(如“寒”与“删”“先”韵部接近),但需谨慎。
3. 古今音变:如“看”在平水韵中属“寒”韵,读平声(kān),现代多读仄声(kàn),创作时需注意。

四、“安”韵的演变与方言影响

宋代以后:“寒”韵与“删”“先”韵部分合并,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狂”“黄”“苍”属“阳”韵,与“寒”韵分化明显。
方言保留:粤语、客家话等方言仍保留“寒”韵的闭口音(-m韵尾),如“南”读作“naam”。

重点内容用韵研究需结合历史音韵与地域差异,避免以今律古。

五、总结

压“安”韵的诗歌需以平水韵十四寒为基准,同时关注借韵、音变等复杂现象。经典作品中,杜甫、王维等大家灵活用韵,体现了汉语诗歌的音乐性与规范性。创作或赏析时,建议查阅《佩文韵府》等工具书以确保准确性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

  • 诗中有蜻蜓的诗有哪些?诗词中蜻蜓意象的灵动与美感

    诗中有蜻蜓的诗有哪些?诗词中蜻蜓意象的灵动与美感 一、蜻蜓意象的古典诗词案例 蜻蜓作为自然界的灵动之物,常被诗人捕捉入诗,成为轻盈、自由、生机的象征。以下为经典案例: 1. 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标红:诗中“点水蜻蜓”以动态之美展现初夏生机,“款款”二字精准刻画其优雅姿态。 2. 杨万里《小池》 > 小荷才…

    2025年6月13日
    740
  • 描写植物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描写植物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一、植物意象在诗词中的重要性 植物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意象,它们不仅是自然美的象征,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从《诗经》到唐宋诗词,草木的身影无处不在,或寄托离愁,或隐喻品格,或歌颂生命。 二、经典植物意象与代表诗作 1. 梅:傲雪凌霜的君子 –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

    2025年4月11日
    1110
  • 凉爽的风的诗句,哪些能让你感受到清凉?

    凉爽的风在诗句中常常被用来营造清凉、舒适的氛围,以下是一些能让人感受到清凉的诗句: “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 葛天民《夏日》 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树荫下的凉爽和水边风的清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凉爽之意。 “竹床藤簟晚凉天,卧看星河小院偏。” 瞿佑《夏晚纳凉》 竹床藤席,晚凉天气,诗人卧看星河,小院偏安一隅,这份清凉与宁静令人向往。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

    2024年12月23日
    2510
  • 苏辙追悼苏轼的诗有哪些?在兄弟诗中感受生死离别

    苏辙追悼苏轼的诗有哪些?在兄弟诗中感受生死离别 一、苏辙与苏轼的兄弟情深 苏轼与苏辙是宋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文人,合称“二苏”。两人不仅是血缘至亲,更是文学知己。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苏辙始终相伴左右,甚至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时,苏辙主动请求贬官以救兄长。这种深厚情感在苏轼去世后,化为苏辙笔下悲怆的悼亡诗。 二、苏辙追悼苏轼的代表诗作 1. 《亡兄子瞻端明墓…

    2025年6月1日
    530
  • 苏轼佛教禅意诗有哪些?东坡居士的禅心与诗意

    苏轼佛教禅意诗有哪些?东坡居士的禅心与诗意 一、苏轼与佛教的渊源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巨匠,也是佛教禅宗的虔诚信徒。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以佛禅思想化解苦难,形成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苏轼与多位高僧交往密切,如佛印禅师,其诗作中常融入“空观”“无常”“随缘”等佛教思想。 二、苏轼禅意诗的核心主题 1. 人生无常与超脱 …

    2025年5月30日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