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月亮的诗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极为丰富,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1. 《静夜思》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 《望月怀远》张九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6.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 《山居秋暝》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尤为著名)
  8.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9.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 其他经典诗句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月亮的美丽景象,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0)
上一篇 2024年9月14日 上午5:50
下一篇 2024年9月14日 上午5:54

相关推荐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哪首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岳飞对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以及劝诫世人珍惜时光、奋发图强的深刻哲理。 1.1 原词全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

    2025年6月24日
    640
  • 出塞诗有哪些经典?边关冷月下的家国史诗

    出塞诗有哪些经典?边关冷月下的家国史诗 一、出塞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出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主要描写边塞风光、战争场景、将士情怀以及家国忧思。这类诗歌兴起于汉魏,鼎盛于唐代,与当时的边疆战争、民族融合密切相关。 重点内容:唐代是出塞诗的黄金时代,由于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文人将士或亲历边塞,或借诗言志,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 — 二、经典出塞…

    2025年5月29日
    1060
  • 古诗中有哪些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古诗中的经典之作浩如烟海,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唐代经典古诗 李白《将进酒》 内容概述: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杜甫《登高》 内容概述: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

    2024年11月30日
    2240
  • 唐寅笔下的清明:这位才子如何用诗画诠释传统节令?

    唐寅笔下的清明:这位才子如何用诗画诠释传统节令? 一、唐寅与清明文化的渊源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诗人,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以节令为主题的诗画,其中清明题材尤为突出。清明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兼具扫墓祭祖与踏青游春的双重内涵,而唐寅的作品恰恰捕捉了这一节令的矛盾与和谐。 重点内容:唐寅的清明诗画不仅反映个人命运…

    2025年6月7日
    760
  • 南宋姜夔、吴文英等人的风雅词派为何走向典雅化?

    南宋风雅词派的典雅化嬗变:以姜夔、吴文英为中心的考察 一、风雅词派的历史定位与审美取向 南宋中后期,以姜夔(白石)、吴文英(梦窗)为代表的风雅词派,在词学发展史上完成了从通俗言情向典雅精致的重大转型。这一流派以“雅正”为核心理念,通过艺术形式的精工锻造和审美意境的深度开掘,将词体提升到可与诗文比肩的雅文学高度。其形成既是对北宋婉约词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南宋文…

    15小时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