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古文情感词汇发音技巧

愍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古文情感词汇发音技巧

一、愍的读音与基本含义

“愍”的拼音为mǐn,属于汉语三级字,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中常见。其核心含义为:
1. 哀怜、怜悯(如《说文解字》:“愍,痛也。”)
2. 忧患、伤痛(如《楚辞·九章》:“惜诵以致愍兮。”)
3. 通“悯”,表同情之意。

示例
> 《后汉书·列女传》:“慈父见背,愍我孤弱。
此处“愍”表达对孤弱者的怜悯之情。

二、古文情感词汇的发音技巧

古文中类似“愍”的情感词汇(如恻、怆、悢等)需注意:
1. 声调与情感关联
– 多读第三声(如“愍”mǐn、“恻”cè),发音短促下沉,契合悲痛、怜悯的情绪。
第四声(如“怆”chuàng)常表强烈哀伤,需加重尾音。

2. 破音字辨析
– 如“悢”(liàng或lǎng),不同读音对应不同语境(前者表悲伤,后者表明朗)。

案例对比
>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兢”(jīng)的平声传递紧张感,与“愍”的仄声形成情绪差异。

三、如何掌握古文情感词汇

1. 多读经典注释:如《说文解字》《广韵》标注的发音与释义。
2. 结合上下文:如“愍”在《陈情表》“祖母刘愍臣孤弱”中,需联系“孤弱”理解其怜悯义。
3. 模仿朗诵:通过轻重缓急的语调强化情感表达。

标红总结
“愍”读mǐn,是古文中的高频情感词,掌握其发音与语境关联,能更精准解读古代文本的悲悯色彩。

(0)
上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

  • 马致远《岳阳楼》如何借吕洞宾度人宣扬道教思想?

    马致远《岳阳楼》如何借吕洞宾度人宣扬道教思想? 马致远的杂剧《岳阳楼》是元代道教度脱剧的典范之作。作品通过虚构吕洞宾度化柳树精的故事,巧妙地将道教哲学思想融入戏剧冲突与人物命运之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宗教教化体系。 一、度脱框架下的道教核心思想 1. 人生虚幻的宇宙观 剧中通过吕洞宾之口反复强调“浮生若梦”的命题。第一折中吕洞宾点化郭马儿时唱道:“这等人直待尸…

    2025年11月2日
    230
  • 兄弟的绝不诗有哪些?割席断交与手足情深

    兄弟的绝不诗有哪些?割席断交与手足情深 一、兄弟关系的两面性 兄弟关系是人类情感中最复杂的一种,既可能因利益、观念冲突而割席断交,也可能因血缘与共同经历而手足情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兄弟情谊被赋予极高的道德价值,但历史上也不乏因矛盾而决裂的案例。 二、割席断交的“绝不诗” “绝不诗”指表达决绝态度的诗句或典故,常用来形容兄弟关系的破裂。以下是几种典型表现: …

    2025年5月23日
    1200
  • 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人年谱》为宋词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坚实基础?

    好的,请看根据您的要求生成的专业文章。 夏承焘先生《唐宋词人年谱》的奠基之功:为宋词研究构建坚实的时空坐标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宋词研究的学术史上,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人年谱》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这部著作以其宏大的规模、严谨的考据与深邃的识见,为现代意义上的宋词研究奠定了不可撼动的文献与史学基础。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词学研究多停留于品评、感悟的格局…

    2025年11月4日
    250
  • 唐诗为何历经千年而不衰,其艺术生命力从何而来?

    唐诗为何历经千年而不衰,其艺术生命力从何而来? 一、超越时代的普世情感共鸣 唐诗的核心生命力首先源于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深刻表达。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还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思乡之情、家国之痛跨越千年依然能直击人心。王维的”劝君…

    2025年11月9日
    140
  •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掉牙齿,是健康警示还是心理焦虑?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掉牙齿:是健康警示还是心理焦虑? 梦境解析的文化背景 周公解梦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梦境解释体系,其中”掉牙齿”是高频梦境之一。在《周公解梦》原典中记载:”梦见齿落,凶,损财;齿更者,主添寿“,但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研究揭示了更复杂的解读维度。 医学视角:可能的健康警示 临床研究表明,反复梦见牙齿脱落…

    2025年5月20日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