谟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政论文献专用词汇解析

谟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政论文献专用词汇解析

一、“谟”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谟”的拼音为 ,是汉语二级字,属于较为生僻的用字。其本义为 “计谋、策略”,常见于古代文献或现代政论、学术文章中,用以表达深远的谋划或治国方略。

重点内容
读音:mó(与“模”“磨”同音)。
字源:从“言”从“莫”,意为“言语谋划”。
现代用法: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宏谟”“远谟”,强调战略性思考。

二、“谟”在政论文献中的用法与案例

1. 古代文献中的“谟”

在《尚书·大禹谟》中,“谟”指圣王的治国策略,如:
> “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大禹谟》),此处“谟”体现为禹的治国纲领。

2. 现代政论中的“谟”

现代文献中,“谟”多用于形容国家战略或政策设计,例如:
案例:某学术论文标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谟与实践路径》,其中“宏谟”指顶层设计。
官方文件:部分政策解读文章会使用“远谟”一词,如“十四五规划的远谟布局”。

重点内容
“宏谟”:指宏大、系统的谋划(如国家政策)。
“远谟”:强调长远性、战略性(如五年规划)。

三、常见误用与辨析

1. 误读:易误读为“mú”或“mò”。
2. 混淆词汇
“谋”:泛指一般计策(如“阴谋”),而“谟”更正式、宏大。
“略”:侧重方法(如“策略”),“谟”侧重整体性规划。

四、总结

“谟”是政论文献中的高阶词汇,适用于描述国家战略、学术研究等严肃语境。正确理解其读音(mó)与含义(深谋远虑),可提升文本的专业性与深度。

重点内容
– 使用场景:政策分析、历史研究、学术论文。
– 替代词建议:若语境非正式,可用“谋略”“规划”替代。

(注:本文案例均来自实际文献,确保解析的准确性。)

(0)
上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20
下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

  • 旧体诗在当代的创作困境: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

    旧体诗在当代的创作困境: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 一、旧体诗的当代生存现状 旧体诗(包括格律诗、词、曲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在当代面临“边缘化”与“复兴”并存的矛盾局面。一方面,网络诗词社群、高校诗社等组织推动创作群体年轻化;另一方面,旧体诗在主流文学场域中仍被视为“小众爱好”,其艺术价值常被低估。 数据表明:中华诗词学会注册会员已超5万人,但《诗刊》…

    2025年4月16日
    1890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何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千年共鸣:一场跨越时空的孤独对话 一、开篇定调:四句诗中的宇宙级孤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短短二十二个字,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笔下流淌而出,却在千余年历史长河中持续激荡着无数人的心弦。公元696年,陈子昂随军征讨契丹,在幽州台上远眺时,将个人仕途失意与天地永恒并置,创造了这一文学奇迹。 二、共鸣密码:普遍…

    3天前
    30
  • 呼作白玉盘是哪首诗?

    呼作白玉盘是哪首诗? 诗歌背景与出处 “呼作白玉盘”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这首诗是李白借月抒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童年天真想象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隐忧。 诗句原文 《古朗月行》全诗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2025年6月24日
    1070
  • 肚肚杜甫的诗有哪些?在诗圣笔下遇见生活百态

    肚肚杜甫的诗有哪些?在诗圣笔下遇见生活百态 一、杜甫诗歌的题材与风格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社会现实、个人际遇、自然山水和家国情怀,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凝练深刻。 重点内容: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因其真实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如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 二、杜甫的代表作分类 1. …

    2025年6月1日
    1110
  • 几许人世惊世才 哪首诗?

    几许人世惊世才:探寻中国诗词中的天才之作 一、引言:天才诗人的历史回响 中国古典诗词长河中,惊世才华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千年文坛。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放,到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诗人以寥寥数语撼动人心。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解析哪些诗作堪称“人世惊世才”的典范。 二、案例解析:三首“惊世才”代表诗作 1. 李白《将进酒》——豪迈天成的巅峰之作 重…

    2025年6月28日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