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玉器名称发音与考古知识
一、璋的发音与基本释义
“璋”的汉语拼音为 zhāng,属阴平声(第一声),与“章”“张”等字同音。
在《说文解字》中,璋被定义为“半圭为璋”,即一种由玉制成的礼器,形状为长条形,上端呈斜刃或尖刃状,与圭(guī)同属中国古代重要玉器类型。
二、璋的文化内涵与用途
璋在周代礼制中具有核心地位,主要用于:
1. 祭祀:作为“六器”之一,璋代表南方,用于祭祀山川神祇。
2. 身份象征:不同规格的璋对应贵族等级,《周礼》记载“大璋、中璋、边璋”分别用于王、侯、伯。
3. 军事信物:牙璋(一种带齿牙装饰的璋)被用作调兵符信,《周礼·春官》有“牙璋以起军旅”的记载。
三、考古发现中的璋:典型案例
1. 二里头遗址牙璋(约公元前1800年)
2002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玉牙璋(长54厘米),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牙璋之一。其器身细长,刃部内凹,两侧有对称扉牙,印证了《周礼》对牙璋形制的描述。
2. 金沙遗址玉璋(商周时期)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青玉璋(长68厘米),采用分段切割工艺,表面保留朱砂痕迹,证明璋在古蜀国祭祀活动中的特殊地位。该玉璋现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四、璋的演变与学术争议
1. 形制变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如龙山文化)的璋多无纹饰,商周时期出现扉牙、阴刻线等装饰。
2. 功能争议:有学者认为部分被称为“璋”的玉器实为农耕工具“耒”(lěi)的礼仪化演变,如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的“玉铲”。
五、延伸知识:玉器名称发音对照表
| 玉器名称 | 拼音 | 时代特征 |
|———-|——|———-|
| 圭 | guī | 扁平长条形,上尖下方 |
| 琮 | cóng | 内圆外方,良渚文化典型器 |
| 璜 | huáng | 半璧形,多作佩饰 |
提示:考古报告中常将璋与圭混淆,需通过刃部形态(璋为斜刃,圭为平刃)和出土位置(璋多发现于祭祀坑)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