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香草名称发音与文学引用
一、“荃”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荃”的普通话拼音为quán(第二声),属现代汉语常用字,但其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典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 发音要点:声母为q(舌面前清擦音),韵母为uán(撮口呼),需注意与“全”“泉”等同音字区分。
– 核心释义:
1. 香草名:古指“菖蒲”或“蕙草”一类芳香植物,常见于《楚辞》等典籍。
2. 喻指君主:通“筌”(捕鱼工具),引申为“权柄”,如《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
二、“荃”的文学引用与香草文化
1. 《楚辞》中的经典案例
屈原在《离骚》中多次以“荃”喻楚王:
> “荃蕙化而为茅”(《离骚》)
此处“荃”与“蕙”并列,既指香草变质,又暗讽君王听信谗言,体现“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
2. 唐宋诗词的化用
李商隐《无题》中“荃桡兮兰旌”延续楚辞意象,以香草装饰舟楫,表达高洁志向。
—
三、实际应用与常见误区
– 易混淆字:
– “荃”≠“筌”:后者为竹制渔具(如“得鱼忘筌”),但文学中常互通。
– “荃”≠“痊”:后者为“病愈”(如“痊愈”),需注意字形差异。
– 现代使用场景:
1. 人名用字:如香港艺人“汪明荃”,取香草高洁之意。
2. 植物学研究:部分文献仍用“荃”代指菖蒲科植物。
—
四、总结
“荃”(quán)作为兼具植物学与文学价值的汉字,其发音需注意撮口呼韵母,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在古典文学中,它既是香草符号,又是政治隐喻载体,现代则多见于人名或学术领域。理解其多义性,有助于深入解读传统文化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