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古代刑罚术语发音解析

黥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古代刑罚术语发音解析

一、黥的读音与基本含义

的拼音为 qíng,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刑罚术语,又称“墨刑”。其核心含义是在犯人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刺刻文字或图案,并涂墨染色,形成永久性标记。这种刑罚兼具肉体惩罚与精神羞辱的双重作用,常用于轻罪或作为附加刑。

二、黥刑的历史背景与实施方式

1. 历史沿革

黥刑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秦汉时期被纳入“五刑”(墨、劓、刖、宫、大辟)之首。至隋唐后逐渐被其他刑罚取代,但明清时期仍有类似实践(如刺配流放)。

2. 具体操作

工具:用针、刀等锐器刻划皮肤。
标记内容:多为罪名(如“盗”“奸”)或发配地名称。
染色:涂以墨或朱砂,使痕迹永久留存。

重点内容:黥刑的核心目的并非致残,而是通过“可见性”强化社会威慑,使犯人终身背负犯罪标签。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秦汉时期的黥刑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李斯因谋反罪被“具五刑”,其中即包括黥面。此类案例显示,黥刑常与其他肉刑组合使用,针对重罪者。

案例2:宋代刺配制度

《水浒传》中林冲被诬陷后,判处“刺配沧州”,即面部刺字并发配。这一制度结合了黥刑与流放,是宋代对轻罪犯的典型惩罚。

四、黥刑的文化影响

黥刑的羞辱性导致受刑者社会地位骤降,甚至影响后代(如不得参加科举)。部分群体(如士兵、奴婢)也会被强制黥面,作为身份标识。

重点内容:黥刑的废除与古代中国“慎刑”思想发展相关,但其“耻辱刑”逻辑仍可见于现代司法(如公开犯罪记录)。

五、总结

黥(qíng)刑作为古代司法体系的标志性手段,反映了传统社会对身体规训与符号控制的重视。其发音与含义的解析,为理解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提供了关键切口。

(0)
上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19
下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19

相关推荐

  • 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哪首诗?

    落花时节又逢君: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 “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如下: >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诗是杜甫晚年流落江南时所作,通过追忆盛唐时期与乐师李龟年的交往,暗喻时代变迁与个人身世飘零。 二、重点解析 1. 历史背景…

    2025年6月26日
    1070
  • 儿童诗结构特点有哪些?童真视角下的诗歌形式解析

    儿童诗结构特点有哪些?童真视角下的诗歌形式解析 # 一、儿童诗的基本结构特点 # 1. 简短精炼,节奏明快 儿童诗通常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其节奏感强,常通过重复、押韵等方式增强音乐性。示例:> 《小星星》(节选)>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 2. 重复与…

    2025年6月11日
    930
  • 召字词语知多少?揭秘召字的多样用法

    “召”这个字啊,那可真是个多面手,能组成好多有趣的词语呢!😉 让我来给你揭秘一下“召”字的多样用法吧! 基本含义 首先,“召”字的基本含义是召唤、叫人来,特指君王唤使臣下,或者长辈呼叫晚辈。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召唤”、“召集”就是这个意思。 常用组词 召唤:叫人来;特指君王唤使臣下,长辈呼叫晚辈。 召集:通知人们聚集起来。比如“召集会议”。 召开:召集人们开会…

    2024年10月18日
    3230
  • 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如何运用互文手法?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艺术解析 一、互文手法的定义与特征 互文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修辞方式,其核心特征为前后文句互相呼应、彼此渗透,共同构成完整意象。这种手法通过时空交错、意象叠加的方式,既扩展了诗歌的容量,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二、经典诗句的结构分析 2.1 原文呈现 王昌龄《出塞》首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2 语法解构 从字面…

    2025年11月9日
    140
  • “僧诗”“道诗”如何将宗教感悟与诗歌艺术相结合?

    僧诗与道诗:宗教感悟与诗歌艺术的交融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僧诗与道诗作为宗教文学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佛教与道教思想与诗歌创作的深度融合。这类诗歌不仅承载着宗教修行者的精神感悟,还通过精妙的艺术形式,将抽象的宗教理念转化为可感的审美体验。以下从僧诗与道诗的特点、结合方式及实际案例展开分析。 一、僧诗:禅悟与诗境的互渗 僧诗主要指佛教僧侣创作的诗歌…

    2025年11月9日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