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数量庞大,今存诗4200余首,且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以下是一些杨万里的经典诗作:

  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简介:此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尤其是六月荷花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 《小池》
    • 内容: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简介:这是一首描写初夏小池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热爱。
  3. 《宿新市徐公店》
    • 内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简介:诗中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以及儿童追逐黄蝶的生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竹枝词》
    • 内容可能因具体作品而异,但通常以竹枝为题,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
    • 简介:此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5.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全是写春日山行情景。通过描绘山区行路的艰难和沿途的风景,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6.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 内容: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简介: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初夏午后的一场午睡,以及醒来后闲看儿童嬉戏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和淡泊的心境。
  7. 《新柳》
    • 内容: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 简介:此诗通过描绘新柳的娇嫩和水中倒影的柔美,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8. 《舟过安仁》
    • 内容: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简介:此诗通过描绘两个小孩在船上利用伞来借风使船前行的情景,展现了儿童的聪明和童趣。
  9. 《晚晴》
    • 内容可能包含对雨后初晴景象的描绘,如“日光射雪雪透红,雪光射日日吐虹”等。
    • 简介:此诗通过描绘晚晴时分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除了以上列举的诗作外,杨万里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如《初入淮河四绝句》、《晚出新津寺》、《晚步西湖上》等。他的诗歌作品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0)
上一篇 2024年9月14日 上午5:53
下一篇 2024年9月14日 上午5:55

相关推荐

  • 宋代的“茶词”如何精致地呈现了宋人的点茶技艺与品茗意境?

    宋代茶词中的点茶技艺与品茗意境研究 茶词与宋代饮茶文化的交融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词作为文学与茶艺的完美结合,成为记录当时点茶技艺与品茗意境的重要载体。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文豪创作的茶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以其专业性和写实性,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茶道史料。 点茶技艺的文学化呈现 碾茶工序的艺术描绘 “黄金碾畔玉尘飞&#8221…

    2025年11月4日
    210
  • 关于红色爱国的诗有哪些?革命诗歌中的热血与信仰力量

    关于红色爱国的诗有哪些?革命诗歌中的热血与信仰力量 一、红色爱国诗歌的历史背景与核心精神 红色爱国诗歌诞生于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以革命理想、民族觉醒、英雄主义为核心主题。这类诗歌既是文学创作,更是精神武器,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而奋斗。 核心特征:– 热血激昂的语言风格– 信仰坚定的革命意志– 集体主义的价值…

    2025年6月24日
    930
  • 童趣诗与思乡诗有哪些经典?童年与乡愁如何交织?

    童趣诗与思乡诗的经典作品及情感交织 一、童趣诗的经典代表 童趣诗以天真烂漫的笔触描绘童年生活,展现儿童特有的视角与情感。以下为经典案例: 1.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通过牧童捕蝉的瞬间,生动刻画了儿童的顽皮与专注。 2.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

    2025年5月23日
    1220
  • 刘过《唐多令》为何感叹“旧江山浑是新愁”?

    刘过《唐多令》为何感叹“旧江山浑是新愁”? 南宋词人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以“旧江山浑是新愁”一句震撼人心,道出时代悲音与个人困顿的交织。这句词既是词人对江山易主的沉痛书写,也是其漂泊命运的深刻自况。以下从历史背景、文本分析与文学比较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历史语境:南宋危局与词人的家国之痛 1. 时代背景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北方山河尽落金人之手。刘过…

    2025年10月21日
    400
  • 豆蔻年华出自哪首诗?

    豆蔻年华的文学溯源:出自哪首诗? 一、核心出处考据 “豆蔻年华”典出唐代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关键解析 1. 意象选择:诗中用二月初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学名Alpinia katsumadai),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青春姿态2. 文化隐喻…

    2025年6月28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