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红的宋词有哪些

含有“红”字的宋词众多,这些词作中,“红”字常被用来形容花朵、夕阳、灯火等各种美好或富有情感色彩的景象。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 李清照的《鹧鸪天》:“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句词以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在美的高度赞扬,认为真正的美丽无需外在的浓妆艳抹。

  2. 柳永的《八声甘州》(虽然直接引文未给出,但柳永词中常有对红色景象的描绘,如红花、红烛等,象征着热烈的情感和繁华的景象)。

  3.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虽未直接出现“红”字,但“东风夜放花千树”等句描绘的繁华夜景中,不难想象有红色灯火的点缀。

  4.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虽然这首词中未直接出现“红”字,但“小轩窗,正梳妆”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烛高照、佳人梳妆的美好画面。

  5. 直接含有“红”字的宋词例子

    • 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其中“明日落红应满径”描绘了落红满地的景象。
    •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瘦”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海棠花凋谢的景象。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中都含有“红”字,如秦观的《浣溪沙》、晏殊的《破阵子》等,这些词作中“红”字或用来形容花朵的娇艳,或用来描绘夕阳的余晖,或用来象征热烈的情感和繁华的景象,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以上所举仅为部分例子,实际上含有“红”字的宋词数量众多,且各具风情和深意。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2日 下午12:11
下一篇 2024年9月22日 下午12:13

相关推荐

  • 元曲如何运用“月亮”意象来烘托意境?

    元曲中“月亮”意象的意境烘托艺术 一、月亮意象的抒情传统与元曲特性 月亮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核心意象,在元曲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元曲作家继承前代诗词的抒情传统,又结合元代特有的社会背景与艺术形式,将月亮意象发展为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的重要载体。在散曲与杂剧两种体裁中,月亮既延续了思乡怀人的传统内涵,又融入了元代文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二、月亮意象的多元…

    4天前
    70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暗含了哪些君王恩泽之讽?

    羌笛怨杨柳:玉门关外的君王恩泽之讽 一、诗境中的政治隐喻 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表面写边塞苦寒,实则暗含对君王恩泽难至边陲的深刻讽喻。其中”春风”既指自然节气,更暗喻皇权恩泽,”玉门关”作为汉唐时期的军事要塞,成为君恩覆盖范围的象征性边界。 二、历史语…

    2025年10月25日
    140
  • 惊坐起出自哪首诗?

    惊坐起出自哪首诗? “惊坐起”的出处 “惊坐起”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如下: >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句解析 1. 背景: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元稹当时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身患重病。听闻好友白居易(乐天)被贬江州司马,悲愤交加而作。2. “惊坐起”的深意: &#…

    2025年6月28日
    740
  • 郭小川叙事诗中的时代强音:政治抒情诗的典范之作

    郭小川叙事诗中的时代强音:政治抒情诗的典范之作 一、政治抒情诗的时代语境与郭小川的创作定位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深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政治抒情诗成为主流文体之一。郭小川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其作品既承载了革命叙事的宏大主题,又通过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实现了政治性与诗性的统一。 典型案例:在《向困难进军》(1956)中,诗人以“同志们,勇敢地前进…

    2025年4月16日
    1460
  • 七言爱国古诗有哪些?七言古诗中的爱国情感

    七言爱国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们以精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七言爱国古诗及其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七言爱国古诗精选 《示儿》- 陆游 诗句摘录:“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国情感:陆游在临终前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和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即使死后,…

    2024年10月2日
    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