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汉寿有哪些诗

Random Image

描写汉寿的诗句丰富多样,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汉寿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以及文化底蕴。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诗句:

  1. 古墓铜剑锋影战,龙凤金饼焰照天:这句诗描绘了汉寿丰富的历史遗迹,古墓中的铜剑和龙凤金饼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辉煌历史。

  2. 屈原行吟芷兰间: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屈原在汉寿行吟的情景,展现了汉寿与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深厚渊源,也暗示了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3. 太白邀游诗篇千: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足迹也曾到过汉寿,留下了无数诗篇,这句诗表达了对李白在汉寿留下丰富文化遗产的赞美。

  4. 司马春望海桑田:指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汉寿春望时的感慨,他的《汉寿城春望》诗描绘了汉寿城边春草生、荒祠古墓对荆榛的景象,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5. 沧浪之水绿如蓝:这句诗描绘了汉寿境内沧浪水的清澈碧绿,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6. 汉寿甲鱼誉满天:这句诗则直接点出了汉寿的特产——甲鱼,其美味与声誉早已闻名遐迩。

  7. 洞庭沃野景无边,科技品牌浮眼前。绿色时蔬千百亩,得天独厚敢超先:这句诗描绘了汉寿广阔的洞庭湖平原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及当地在科技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8. 明月浴池,美人如玉;宝台望橘,金垒如山: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汉寿美丽的夜景和丰收的景象,展现了汉寿的自然美景和富饶物产。

  9. 刘定范《扁山》:诗中“万顷烟波阔,湘山入乱流。蛟龙随出没,日月互沉浮。”等句,描绘了洞庭湖中小岛扁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传说。

  10. 吕洞宾《梅溪晓望》:作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游览汉寿县境内的鹿溪(又称梅溪)时,写下了“婆娑睡眼望山凹,非雾非烟景四郊。一幅鲛绡不收拾,被风卷去挂树梢。”的诗句,赞美了鹿溪的晨景。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诗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汉寿的美景和风情,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汉寿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底蕴。汉寿,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吟咏。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 “玉盘”意象在哪些古诗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

    “玉盘”这一意象在古诗中被赋予了多种特殊意义,它既是实际物品的象征,也常被用来比喻月亮或其他美好的事物。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1. 比喻月亮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圆润和洁白,用“白玉盘”来比喻月亮,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诗中“银汉无声转玉盘”一句,同样用…

    2024年11月29日
    2130
  • 有哪些诗是思念故乡的诗?在异乡读懂乡愁

    在异乡读懂乡愁:经典思乡诗作解析 一、思乡诗的文化背景 乡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核心主题之一,尤其在外漂泊的游子笔下,常通过自然意象(如明月、秋风、鸿雁)和时空对比,抒发对故土、亲人的眷恋。这类诗作不仅是个体情感的宣泄,更承载了农耕文明中”安土重迁”的集体记忆。 — 二、经典思乡诗案例 1. 唐代·李白《静夜思》 &#8220…

    2025年4月25日
    620
  • 春夏秋冬为钱愁是哪首诗?

    春夏秋冬为钱愁:探寻古诗中的经济困境 一、核心问题解析 “春夏秋冬为钱愁”并非直接出自某首经典古诗,而是现代人对古代文人经济困境的概括性表达。这类主题在唐诗宋词中常见,诗人常通过四季变迁隐喻生活压力,例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反映冬季贫寒;– 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2025年6月27日
    240
  • 端午节时我会吟诵哪首诗?

    端午节时我会吟诵哪首诗? 一、端午节与诗歌的传统关联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与诗歌有着深厚渊源。屈原作为端午节的核心人物,其代表作《离骚》《九章》等成为后世文人缅怀的经典。唐代以降,诗人常以端午为主题创作,表达对屈原的纪念或描绘节日风俗。 重点内容:– 屈原的诗歌是端午节文化内核– 唐宋诗人创作了大量端午题材诗作 二、经典…

    2025年6月27日
    220
  • 爱而不得的诗句中,哪些最能表达内心的遗憾?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爱而不得”内心遗憾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且能深刻体现这种情感的诗句: 诗句 作者 朝代 诗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无名氏 唐 《无题》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清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 唐 《三五七言/秋风词》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贺铸 宋 《鹧鸪天·…

    2024年12月18日
    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