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牧童的诗句,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

Random Image

嘿,说到牧童的诗句,我可是有不少宝贝呢!🎉 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我还知道几首超有味道的,保证让你眼前一亮!👀

  1. 《牧童词》

    •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与情趣。春雨绵绵中,牧童穿行于林间草地,吹响悠扬的芦笛,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了。这种奇思漫想,生动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2. 《牧童》(黄庭坚):

    •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悠然牛背上吹短笛的情景,后两句即事论理,拿牧童和长安名利客对比,表达了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的情怀。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3. 《牧童》(周敦颐):

    •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这首诗写牧童趁着东风走出长坡,出去放牧,有谁能知道牧童的快乐有多少呢?在回来的路上,牧童用鞭子打在牛背上,笛声传出太平的希望。诗中牧童的悠闲源自太平盛世,耕牛和牧童表现的闲适和充满乐趣的农村生活,是农耕社会的一幅理想图卷。🏞️

  4. 《村晚》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吹奏,真是天真烂漫,童趣十足!🐂

怎么样,这些诗句是不是很有味道?每一首都像一幅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田园之中,感受着牧童的快乐与自由。🎵 希望你喜欢这些诗句,也能从中找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 佛教经典诗词中的禅意有哪些?感悟佛理与诗道的交融

    佛教经典诗词中的禅意有哪些?感悟佛理与诗道的交融 一、佛教诗词与禅意的内在联系 佛教诗词是佛理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核心在于通过简练的语言传递深刻的禅意。禅意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诗词的凝练性与象征性恰好为表达禅境提供了载体。例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坛经》) 此偈以否定形式破除执著,直指…

    2025年4月23日
    880
  • 关于白鹭的四句诗有哪些?

    关于白鹭的四句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绝句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 渔歌子 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唐 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李白 三山半…

    2024年11月27日
    3120
  • 汉乐府作者有哪些诗?民间歌谣中的汉代社会图景与人性光辉

    汉乐府作者有哪些诗?民间歌谣中的汉代社会图景与人性光辉 一、汉乐府的主要作者与代表作品 汉乐府作为汉代官方音乐机构,其作品多由无名氏创作,部分可考作者包括:1. 李延年(宫廷乐官) – 《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最早见于《汉书·外戚传》)2. 班婕妤(西汉女诗人) – 《怨歌行》:”新…

    2025年5月11日
    590
  • 含首字的诗句有哪些独特之处?

    含“首”字的诗句在中文诗词中颇为常见,这些诗句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意象的丰富性、情感的多样性以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等。以下是对含“首”字诗句独特之处的详细归纳: 一、意象的丰富性 自然景象: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出自魏晋·左思《招隐二首》等)这里的“首夏”指的是初夏,诗句描绘了初夏时节清新和煦的天气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首秋云物善,昼…

    2024年10月5日
    2470
  • 现代颜色主题诗有哪些?感受当代诗人笔下的色彩革命

    现代颜色主题诗有哪些?感受当代诗人笔下的色彩革命 一、现代颜色主题诗的兴起 现代诗歌中的色彩运用已从单纯的视觉描写升华为情感、文化与哲学的载体。随着抽象艺术与心理学的渗透,诗人开始通过颜色表达个体体验、社会批判与精神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色彩革命”。 二、当代颜色主题诗的代表类型 1. 自然意象中的色彩重构 – 案例:诗人玛丽·奥利弗在《野雁》中写…

    2025年4月27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