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写秋天的诗,你读过几首?感受秋天的诗意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创造的“诚斋体”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不拘一格,富有幽默情趣。杨万里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他的诗作中不乏描写秋天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诗意与韵味。以下是我读过的几首杨万里写秋天的诗及其感受:

1. 《秋暑午睡起汲泉洗面》

  • 内容:大桶双担新井花,松盆满泻莫留些。剌头蘸入松盆底,不是清凉第二家。
  • 感受:这首诗通过夏日午后起床后汲泉洗面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清凉之感的深切体会。诗中“大桶”、“双担”、“新井花”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打水的场景,而“松盆满泻莫留些”则表达了诗人渴望用最充分的方式让自己感受到清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来自井底的清凉。

2. 《秋日见橘花》

  • 内容:不夜非关月,无风也自香。着花能许细,落子不多长。
  • 感受:此诗描绘了秋天橘花的独特景致。诗人用“不夜非关月,无风也自香”来赞美橘花即使在静谧的夜晚也能以其独有的光芒和芬芳吸引人们的注意。而“着花能许细,落子不多长”则描述了橘花的精巧与果实成长周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清新淡雅,含蓄蕴藉。

3. 《秋虫》

  • 内容:蝉哀落日恰才收,蛩怨黄昏正未休。催得世人头摠白,不知替得二虫愁。
  • 感受:这首诗通过对比蝉和蛩两种昆虫的鸣叫,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展示了诗人深刻的哲思。蝉与蛩的鸣叫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情感色彩,强化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氛。而“催得世人头摠白”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4. 《感秋》

  • 内容:旧不悲秋只爱秋,风中吹笛月中楼。如今秋色浑如旧,欲不悲秋不自由。
  • 感受: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秋天前后不同心态的对比。前两句回忆了过去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秋天美好景象的向往;后两句则表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变得复杂起来。诗人用“风中吹笛月中楼”来描绘秋天特有的宁静之美同时也隐含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欲不悲秋不自由”则表达了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悲凉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变化的深刻体验。

5. 《秋凉晚步》

  • 内容: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 感受:这首诗一反前人悲秋的传统观念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描绘了秋天的勃勃生机。诗人认为秋天的轻微寒意正是合人意的消除了夏日的炎热是气候宜人的季节。而“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则生动地展现了秋天荷塘的新景象虽然荷花已经凋谢但新长出的荷叶却像铜钱那么大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整首诗意境优美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写秋天的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诗意与韵味。无论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还是通过人生哲理的抒发他都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与深邃。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下午10:35
下一篇 2024年10月26日 下午10:37

相关推荐

  • “讽喻”诗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揭露社会不公?

    讽喻诗的社会责任与不公揭露机制研究 引言:诗歌作为社会镜像 讽喻诗作为具有强烈社会介入意识的文学形式,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构建起诗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特殊对话关系。这种诗歌类型不仅承载着审美功能,更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成为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权力结构的重要文化力量。 讽喻诗的社会责任维度 1. 道德良知的艺术表达 诗人通过讽喻手法将个人良知转化为公共话语,在宋…

    5天前
    80
  • 思乡之情如何入诗?游子情怀经典诗作赏析

    思乡之情如何入诗?游子情怀经典诗作赏析 一、思乡诗的情感内核 思乡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其情感内核源于农耕文明对故土的依恋和儒家伦理对家族的重视。诗人常通过以下方式表达:1. 空间阻隔(羁旅漂泊)2. 时间流逝(节令变迁)3. 意象符号(明月、归雁、莼鲈等) 典型案例:>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

    2025年5月16日
    1100
  • 李商隐最难背的诗有哪些?解析义山诗中的典故迷宫与情感密码

    李商隐最难背的诗有哪些?解析义山诗中的典故迷宫与情感密码 一、李商隐诗歌的背诵难点 李商隐(字义山)的诗歌以隐晦深奥著称,其难点主要体现在:1. 典故密集:大量化用神话、历史、佛道典籍,需广博知识储备。2. 情感跳跃:意象转换频繁,逻辑线索隐蔽,如《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到“望帝春心托杜鹃”的突兀转折。3. 语言凝练:善用生僻字与特殊句式,如《韩碑》中“…

    2025年6月4日
    870
  • 元曲如何表现“朋友义气”?

    元曲中“朋友义气”的文学呈现与精神内核 元曲与朋友义气的时代背景 元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促使文人群体形成紧密的互助关系。科举制度的长期废止使文人失去晋身之阶,转而投身戏曲创作。这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处境使得朋友间的情义成为重要的精神寄托,元曲作品中因此涌现大量歌颂朋友义气的佳作。 朋友义气的三大表现维度 1. 患难相扶的契约精神 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通过…

    2025年11月2日
    200
  • 有哪些表达端午的诗?龙舟竞渡外的文化记忆

    有哪些表达端午的诗?龙舟竞渡外的文化记忆 一、端午诗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而诗歌是其中重要的载体。除了龙舟竞渡,端午诗还涉及祭祀、避疫、怀古等主题,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历史与生命的思考。 二、经典端午诗作赏析 1. 屈原与端午的永恒联结 《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

    2025年5月29日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