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诗句里提到了“促织”?

“促织”即蟋蟀,在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或描绘秋夜的景象。以下是一些提到了“促织”的诗句:

  1. 唐代杜甫《促织》

    • 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儿童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中“促织”作为秋夜的典型声音,增添了诗歌的秋意和思乡氛围。
  2. 唐代张乔《促织》

    • 诗句:“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 赏析:这首诗以“促织”为题材,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贫寒人家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促织在贫家壁下鸣叫,反衬出富贵人家的无知与冷漠。
  3. 南宋杨万里《促织》

    • 诗句:“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促织的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促织不懂缫丝织布,却强来出口催促人们制衣,暗讽了那些不事生产而只顾发号施令的人。
  4. 北宋王安石《促织》

    • 诗句:“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 赏析:这首诗以“促织”为引子,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富人在金屏翠幔中沉醉不知归路,而穷人却在促织的鸣叫声中辛苦劳作,却连一缕丝也没有。
  5. 唐代刘驾《秋夕》

    • 诗句:“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促织在灯下的鸣声和冰冷的灯光,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6. 宋代梅尧臣《促织》

    • 诗句:“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织女夜中起,明河檐外横。”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促织的鸣声和织女的劳作,展现了秋夜的静谧和人们的勤劳。促织的鸣声与织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秋夜的独特韵律。

这些诗句都以“促织”为题材,通过描绘其鸣声或相关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促织作为秋夜的典型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5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4年11月5日 下午9:37

相关推荐

  • 《雨霖铃》词牌的来源是什么其声情为何悲凉?

    《雨霖铃》词牌的源流与声情特质探析 一、词牌源流考 1.1 唐代宫廷轶事与地理渊源 《雨霖铃》的创制与唐玄宗李隆基直接相关。据《明皇杂录》记载,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西逃至蜀地马嵬坡时,被迫赐死杨贵妃。后行至蜀中栈道,在阴雨连绵中闻栈道铁索与檐铃相击,其声凄恻,遂采其声为曲以寄哀思。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五明确记载:”《雨霖铃》…

    3天前
    50
  • 诗里白花有哪些意思?从象征到隐喻的文学密码破译

    诗里白花有哪些意思?从象征到隐喻的文学密码破译 # 一、白花的象征意义:文化传统与情感载体 白花在诗歌中常承载多重文化符号,其象征意义可追溯至东西方传统:1. 纯洁与哀悼: – 西方文学中,白百合象征圣母玛利亚的圣洁(如但丁《神曲》),而白玫瑰则代表无瑕之爱。 – 中国诗词以白菊、白梅喻示高洁品格,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2025年5月8日
    1200
  • 为何说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在读整个盛唐?

    为何说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在读整个盛唐? 一、盛唐气象的艺术缩影 《春江花月夜》以宇宙视野与人生哲思的完美融合,构建出盛唐独有的精神格局。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永恒叩问,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生命感悟,恰是盛唐士人突破六朝绮靡诗风,建立宏大宇宙观的典型体现。这种将个体生命…

    2025年10月25日
    140
  • “梅”“剑”同框的诗有哪些?解析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组合

    梅”“剑”同框的诗有哪些?解析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组合 一、“梅”与“剑”的古典意象内涵 在古典诗词中,“梅”象征高洁、坚韧与孤傲,常与文人志士的精神品格关联;“剑”则代表豪情、侠义或壮志未酬的悲愤。两者组合,形成刚柔并济的审美张力,既体现文人的风骨,又暗含英雄气概。 二、经典“梅剑同框”诗作解析 1. 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

    2025年4月27日
    1270
  • 诗仙李白有哪些典故诗?典故入诗的浪漫狂想

    诗仙李白有哪些典故诗?典故入诗的浪漫狂想 一、李白与典故诗的独特魅力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作以豪放飘逸、想象奇绝著称。他善于化用历史、神话、传说等典故,赋予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浪漫色彩。典故入诗不仅是李白创作的重要手法,更是其“浪漫狂想”的艺术体现。 二、李白典故诗的分类与特点 1. 历史典故:借古抒怀 李白常借历史人物或事件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感慨。例如…

    2025年4月29日
    1350